西沙海戰中被我軍擊沉的南越10號艦“怒濤艦”,居然和當年為中國執行收復西沙任務的“永興艦”是“姐妹”?這一歷史的“黑色幽默”,且聽游俠君慢慢道來——
抗戰勝利后,中華民國政府于1946年7月,組建“前進艦隊”,任命林遵上校為總指揮,姚汝鈺上校為副指揮,限令該艦隊務必在1946年年底前,完成西沙、南沙群島接收任務。
(中國永興艦)
1946年11月23日,姚汝鈺、張君然率“永興號”、“中建號”從榆林港先行出發,24日抵達西沙主島武德礁,在該島豎立“海軍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衛我南疆”幾個大字赫然在目……為紀念這一行動,該島就以“永興艦”艦號重新命名,稱為“永興島”并沿用至今,現為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駐地。1986年11月24日,當年“永興艦”長官、西沙群島首任管理處主任張君然還曾重返永興島,出席收復西沙、南沙四十周年紀念大會。
被賦予如此歷史榮譽的“永興艦”倘若有靈,大概不會想到:二十八年后,她的“妹妹”——“怒濤艦”, 會在南越海軍駕馭下悍然入侵西沙,最終被中國海軍重創,于1974年1月19日14時52分,在羚羊礁以南海域(東經111°35′48′,北緯16°25′06′)沉沒,其艦長阮文達也被擊斃。
話說這這“永興艦”和“怒濤艦”,原來同為美國海軍可佩(Admirable)級掃雷艦,“永興艦”原舷號為AM-246,“怒濤艦”原弦號為AM-300。該類艦外形短肥,狀如馬鈴薯,二戰后被美國大批提供給友好政權,如中國國民政府、日本、南越等,其中,“永興艦”是1945年9月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怒濤艦”是1964年1月24日轉入南越海軍。
(南越“怒濤艦”)
二十八年間,這一對“姐妹”先后與西沙群島“結緣”,只不過由于各自肩負的使命不同,結局也就截然不同:一艘結的是“善緣”,被光榮地載入史冊;一艘結的是“惡緣”,至今還恥辱地沉在海底。
(未完待續)
附錄:七律*三軍亮劍國威壯——祝賀三沙市掛牌成立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西沙永興島正式掛牌成立,同時中央批準設立三沙警備區,欣然而作。
朱崖渡口漢衣冠,漲海崎頭宋廟壇。
踏浪辟波弘祖業,安邦固本立屏藩。
三軍亮劍國威壯,九段梭巡賊膽寒。
萬里石塘鋪錦繡,千年絲路繪斑斕!
注:1)朱崖,海南古稱。
2)漲海崎頭、萬里石塘,皆是我國古代對南海諸島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