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的女人,無非就是通過種種無理取鬧的方式,讓對方證明他愛你。對方雖然早已被問的煩不勝煩,但終歸要給你一個笑臉,說會愛你一萬年。雖然都知道是小兒科的游戲,但彼此心照不宣玩得不亦樂乎。
婚后的女人防小三、防出軌、防著老公搞曖昧。可是有句話說得好,日防夜防,防不了變質的婚姻。
壹
前幾天和朋友閑聊,她跟我吐槽:和老公結婚八年,沒有孩子之前,夫妻還算恩愛,沒有因為什么事紅過臉。
可是自從孩子出生,尤其是孩子兩三歲以后,問題開始數不勝數:朋友對孩子比較嚴厲,什么時候吃飯、午睡,平時零食可以吃多少都嚴格控制,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規范。
她先生比較寬松,經常偷偷給孩子各種零食吃。即使不吃飯、不午睡都不會多管,孩子喜歡就好了,“反正餓了他自動會找吃的、困了自動會躺下。”
孩子要上幼兒園,朋友要給孩子報班,學畫畫、學武術,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她先生說:“不用浪費這錢,我們小時候什么班都沒有,你看你還不是一樣會畫畫、我還不是一樣會打架。”
朋友為了這事,跟他吵了好久。
孩子上學以后,朋友一定要每天晚上盯著孩子做作業,一道題沒做好都要緊張個半天,生怕孩子功課落下了。她先生倒好,晚上回來就三件事,沖涼、躺著、玩手機。
有一天朋友實在忍不住了,跟先生說:“你能不能輔導一下你兒子的作業?這“蠢貨”也是你孩子,我教得都快吐血了。”
先生照例反嗆:“一年級的功課,有什么好輔導的。我們當年誰教我們做作業?還不是自個兒做。”
本來是好好的一對兒,一說起孩子的教育就經常鬧翻。
朋友對此已經翻了無數次白眼:人家說孩子是婚姻的照妖鏡。不生一個孩子,你都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什么男人。
我真擔心這孩子的未來。我想,我們遲早會為了這事鬧離婚!確實,你和你配偶的契合程度如何,在孩子面前一試便知。搞不好,真的可能勞燕分飛。
貳
婚姻中容易出現“小三”,ta不一定是外人,有可能就是你的孩子。
因為孩子問題而離婚的夫妻,還真不少。著名演員安吉麗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因為電影《史密斯夫婦》一劇結緣。皮特抗住了全世界的壓力,為了朱莉不惜和妻子離婚。
十多年了,他們挨過吃瓜群眾口水的唱衰、挨過種種疾病的折磨:朱莉暴瘦、乳腺手術、切除卵巢和輸卵管……
風吹雨打都沒有把他們扯開,最終他們分手竟然是因為這樣一件小事:一次旅行,在私人飛機上,皮特因為暴怒和大兒子馬多克發生言語沖突,甚至還大打出手。
飛機著陸之后,朱莉立馬帶著孩子回家,卻不準皮特再進家門。最后他們協議離婚,理由就是“為了家庭的健康”著想。朱莉無法忍受布拉德·皮特對孩子粗暴的教養方式。加上皮特吸大麻還酗酒,甚至濫用藥物,這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
為了孩子,朱莉忍無可忍了,最終忍痛隔斷了12年的感情。
心理學家研究說:在很多女性的潛意識里,只有丈夫會拋棄她。自己的孩子是不會傷害她、離棄她的,并且能給她更安全更穩定的家庭關系。
女性把孩子的養育方式看得相當重要,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孩子的幸福,也關系到自己的幸福。
為了孩子教育,她們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和丈夫開戰。你和配偶在教育理念上的不一致,會成為夫妻矛盾的來源和集中點。孩子慘變“小三”,真的可能葬送你的家庭。
叁
不幸的家庭因為有了孩子更加不幸,幸福的家庭卻因為有了孩子更加幸福。
你足夠聰明的話,絕對不會讓孩子成為婚姻的絆腳石。例如我的另一位朋友舉叔。舉叔的孩子今年八歲了。八年來,舉叔和妻子從來沒因為孩子的問題紅過臉。
妻子懷孕的時候,脾氣奇差、極難伺候,沒有讓舉叔安生過一天,他都有點后悔娶妻生子了。
可是孩子出生后,看著妻子慈祥的懷抱著孩子,舉叔覺得特別美:“她望向孩子的眼神特別母性,每每讓我很感動。這一面,是我從前從沒有感受過的,也讓我看到了她新的一面。”
從那一刻開始,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和妻子一起把孩子教育成一個獨立、陽光的人。
他對妻子說:“以后在孩子面前,你多唱紅臉,我多唱白臉。”如果孩子不吃飯,妻子就會說:“你如果再不吃,我就叫爸爸了哦。”孩子往往就會乖乖吃飯。
一做作業,一般都是舉叔在旁邊監督,孩子一分心,舉叔就會說:“你趕快把作業做完,不然媽媽不給你零食哦。”孩子就會立馬下筆如有神。
在孩子面前,舉叔兩夫妻永遠“槍口”對外、永遠秀恩愛。我問:“難道你們就沒有分歧的時候?”
舉叔說:“有啊,但是冷戰最多一天,不然孩子怎么辦?總不能丟下不管吧。我現在總覺著,孩子已經是我們婚姻的潤滑劑。”
舉叔和妻子早早達成了共識,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得達成共識。孩子在舉叔家庭中的地位,就是潤滑劑,就是小天使。
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說:“孩子是家庭中的救世主,因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本能——保護家庭的穩固。”
如果你和另一半,并沒有因為孩子讓你們的差異擴大,而是在孩子教育上達成共識,讓你們的差異越來越小。恭喜你,你的家庭一定是天長地久的。這就是為人父母的智慧。
肆
有的夫妻會因為孩子而關系破裂,有的家庭卻因為孩子的存在更加甜蜜。
孩子反過來當然也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在不幸的家庭里,孩子成了“照妖鏡”,照出父母心里的妖魔鬼怪之余,自己也被害慘了。
學者墨菲研究了87個家庭,每一個家庭都有行為出格的男孩。這些男孩,要么年紀輕輕就抽煙酗酒,要么無心向學,反正總是坐不住。
研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這87個家庭都有個重要問題,那就是父母總是在如何教育子女上產生嚴重分歧。
有調查表明,在有心理問題的兒童中,父母采用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為17.3%,而在正常的家庭教育中,兒童有相應心理問題的比例為9.24%。
孩子的心理問題主要有這些:
·容易形成雙面人格
如果一個家長過于嚴苛,另一個又一味的遷就和放縱,會出現什么結果?
孩子當著嚴厲家長的面,唯唯諾諾、渾身哆嗦,像老鼠遇上貓一樣,有事不敢放手做,有話不敢說;而當著溫和家長的面,他又換了個人似的,放浪形骸、無拘無束,對家長的話完全不聽。
這樣的孩子,在家里是兩面派,在外面是欺軟怕硬、見風使舵的騎墻派。
·容易形成對父母的怨恨
父母其中一位對孩子過分溺愛,孩子就有可能對另一位產生反感。
我大學一個系主任,四十歲了才喜得貴子,雖然非常疼愛,但也不敢疏于教育,平時也不乏嚴厲的教導。
而主任夫人卻把孩子寵成了“巨嬰”,什么事情都恨不得幫孩子代辦。孩子自然很親近母親,疏遠父親。因為兩夫妻的教育差異,他們反目成仇,到最后居然離婚了。
孩子即使上了大學,也沒有消除對父親的仇恨。不光不給父親打電話,連父親主動打電話時都要惡語相向、破口大罵。系主任最終老淚縱橫,無奈直呼:“這是失敗的家庭教育的報應。”
伍
如果你在孩子教育上,能和另一半共同進退,你孩子的心理狀況將明顯優于別人。
他們不用擔心父母隨時因為不開心而把怒火發泄到自己身上,因此大部分時間是快樂的,性格會更加積極向上;他們接觸到的價值取向有連貫性,對世界的認識就會越來越完整,而不是破碎而凌亂;他們因為接受到父母一致的愛意,因此更加懂得愛父母和感恩。
孩子會變成心理陰暗的麻煩制造者,還是成為陽光快樂的人生贏家,就在于父母的教育理念是否一致。
當兩夫妻在教育理念上發生沖突,可以試試以下這五個方法解決:
·提前討論重要問題
兩個人列一個清單然后一起比較,確定哪些問題是雙方必須共同堅守的,是底線,比如可不可以打孩子、要用嚴苛的方式還是寬松的方式管教孩子。
在孩子面前,這些原則性的重大問題,必須要堅持雙方一致。
·分配好不同情況下的“白臉”“紅臉”
你們不可能一直都只有一個角色,有人唱紅臉,有人就要唱白臉,而且要輪流均衡。
均衡的標準,就是按照你們自己列出的清單,哪些情況下父親嚴厲會比較合適,比如在作業管教方面;哪些情況下母親嚴厲會比較合適,比如在吃飯、睡覺等問題上。
·對方管教孩子時,你不要輕易插手
一方管教孩子時,除非對方要求你這么做,否則不要輕易攙和進去。
或許你有更好的解決方法,但是這樣會影響對方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進展,也會影響ta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
無論何時,在孩子面前爭吵都會影響夫妻兩人的形象,也會讓孩子產生“父母不和”的心理陰影。
你們夫妻倆有事,關起房門說,不要在孩子面前說。
·兩夫妻多看相同的教育書籍
看相同的書、聽相同的課、一起參加家長會,慢慢的你們兩個人的看法會趨向一致,教育孩子也因此變得簡單,孩子的成長會變得更加順利。
你給孩子一段愉快的成長歷程,孩子會還你一份溫馨的愛意,甚至是救贖!
在夫妻產生矛盾、不可調和的時候,這份救贖能讓你們記起昔日的恩義、共同奮斗過的甘苦,從而使你們的感情重新黏合,歷久彌新。
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打開溝通的窗口。當激情逐漸褪去,當妝容逐漸淡薄,當皺紋爬上生活的棱角。更多的是愛和責任,是寬容、體諒和陪伴。開心的時候有人相伴,難過的時候有人撐腰,委屈的時候有人說聲“我在”。這便是最好的婚姻模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