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普通人通過寫作能夠在自媒體時代自給自足,能夠出版圖書讓更多人了解自己,形成個人品牌,更重要的是寫作是學習的重要環節,輸入讓輸出的質量更高,思考能力也隨之提升,每次一點思考差距,幾年下來就會把不寫作的人落得很遠。
網紅秋葉大叔已經有一個60萬粉絲的微信號,但是為了不放棄對寫作這一核心競爭力的訓練,重新開號,日更練習寫作。李笑來在他的付費社群新生大學里面把寫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上,新生大學app的首頁全部用來給會員發文章,為了就是給會員提供一個讓別人看你文章的機會,鼓勵會員寫作,這是一個2700多塊錢的付費會員得到的重要權益之一,李笑來在社群內循環開寫作課程,對于寫作的重視已經不用贅述。有所建樹的人,無不重視寫作,從六六到咪蒙,寫作已經成為一項能讓普通人改變自己的技能,至于要不要擁有,請自己想。
我自己從今年5月開始堅持每日寫作,到今天已經寫了92篇超過20萬字(中間空了7、8篇的樣子),這三個多月時間對寫作如何從不習慣寫到能夠每天寫出有信息的內容,我一直在追求答案,今天在此做一個階段性的總結,對于寫作入門選手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我就把我的總結分成四個部分一一介紹。這四個部分分別是,主題選擇、框架搭建、信息提煉、增強說服力。涉及了寫作必經的流暢,我也會把我覺得有用的書籍推薦給你。
在正式開始說明前,先明確一件事情。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件長半衰期的事情,沒辦法一蹴而就,而是在向未來投資,所以你要認可這個必然規律,就是不可能馬上看到效果,但是只要在做正向積累就可以了。當然你可以通過發在簡書這樣的平臺,有更多回復、點贊、共同愛好好友來得到正向反饋,激勵自己堅持下去。但別想著寫一星期就一舉成名,這是場馬拉松,你只要不停下來就有超越他人的幾率。下面開始一一說明四個部分。
一 確認話題
當你決定寫作的時候,你最先要確認的是寫什么。如果你是每日寫作,這個問題可能困擾你,一旦想好寫什么,就能迅速調集腦中和手邊的資料組織文章。所以話題是寫作的起點。我認為寫作初期,在你沒有確立風格和寫作方向之前你可以嘗試以下話題來源。
1.寫讀書受到的啟發。
2.寫和人談話你的感想和啟發。
3.對于電影、時事評論等熱點話題的自我見解。
4.生活中特別的見聞及任何觸動你的事情。
為什么把讀書受到的啟發放在第一位呢,因為讀書是輸入,你輸出不了是因為輸入不夠,腦子里沒有新的概念撞擊你,升級你的操作系統,所以你在固有循環中看什么都是熟悉的風景,自然沒什么可以寫,只有觀念升級,你看同樣事情的角度才會不同。所以讀書是所有寫作的基礎。后面還會說到,讀書還會給你的文章增添許多說服力的來源。
讀書有所收獲之處就是寫作可以切入的地方,一本書可以一次性寫書評,也可以分開,不同的觸發你的觀點寫若干篇文章。這里你可能又會問了,看了書有了觀點還是不知道從何下筆,那是我們第二和第三段要說的,如何組織一個話題框架,提煉信息。這里你只要記得,寫不出去看書,這句話就夠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寫不出去看書,寫不出去看書,寫不出去看書。
第二個來源是和人談話,其實讀書也是一種和人談話你覺得呢?和人談話就是從他人那里獲得不同的見解,進行思想的碰撞,重新認識一些事情,理順一些觀念,把對你產生觸動的談話梳理出來,找出原因,進一步寫成文章要比你聽過觸動了就結束了要有意義得多,至少讓你的思考更加深入。和人談話也是很好的素材收集渠道,別人的想法,故事有沒有讓你覺得好玩、有用、難以理解的地方,這都是寫的好主題。如果你說即使是有了這樣的點你還是寫不出文章,那么就是我后面說的餓框架和信息的問題,但是起碼你已經找到話題了。
第三個來源是熱門的話題,大家都在談論的事情。這部分我個人寫得很少,但是如果一開始你沒有什么可以寫的,用一些公眾話題作為自己觀點表達的載體也不失為一種方法。每次有熱點事件,你都可以觀察簡書會有大量熱點相關的文章,這在文案界叫蹭熱點。比如馮德倫和舒淇結婚,比如之前王寶強離婚,微信公眾號里幾百個賬號寫這些話題,幾乎都有很高的閱讀量,上十萬正分分鐘的事情,因為這就是傳播規律啊,人們喜歡輕松娛樂的新聞,涉及隱私的也會激發窺私欲,所以有一部分賬號集中寫娛樂新聞也寫得很好,比如微信公眾號“嚴肅八卦”。
第四個來源是你的生活,你總是覺得這一天沒什么神奇的,而如果你寫作,你會努力找到一天中值得思考的部分,你的生活的變化,你思想的變化,你情緒的變化,這一切都是問題,也可能是答案,如果你解答不了,去看書啊,記得最重要那句話嗎?寫不出,去看書。學習、旅行、交友、婚戀、工作、家庭等都可以寫入文章,寫得好的春風化雨,于無聲處就把你說服了,講道理講得不動聲色,價值觀傳遞得自然而然,這需要不斷地模仿和學習。推薦蕭秋水的個人公眾號,蕭秋水非常擅長寫生活來傳遞價值觀,不理解怎么寫生活可以看看她的微信號,她也出過兩本隨筆《這一生靜待時光檢驗》《用所有的存在與世界相會》,第二本更好看,有興趣可以找來讀讀。
寫作主題就說這些,你不斷地寫就會發現挖掘話題的能力也在進步,所以堅持寫就是最好的辦法。
二、框架搭建
框架搭建是我在寫作中期面對的最大問題,當我發現什么話題我都能說出點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卻每篇寫出來都像對自己說話。我們寫日記習慣了意識流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寫完也不會再檢查。但是發出去給別人看的文章,為的是傳遞有用的觀點,信息,或是描述有趣的事情,這一切的對象都不再是自己,這時候就必須轉變寫作角度,為了更清晰地表達自己要建立邏輯框架。
邏輯框架中最常見的是金字塔,由一個觀點推更多的結論,是演繹,而由一些普遍現象抽象一個結果是歸納,這是最基本的縱向邏輯。在文中一個是層層論證,一個是總分的闡述,比如這篇文章就是總分的闡述。邏輯框架還有很多種比如SCQA,FAB,SWOT這些都是被固定的思考框架,前人用這些框架來避免有遺漏和重復情況發生。遵循這樣的框架寫作至少邏輯不會出問題,思考更縝密。所以多記憶邏輯框架很有用。你會發現PPT制作的邏輯框架也是這些,我想演講也不例外。只要是表達都需要縝密思考框架的幫助。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寫作時候也會有組織結構不清晰的問題我推薦你集中看一下邏輯架構的書籍。
推薦幾本簡單入門的書籍:李忠秋《結構思考力》《透過結構看世界》,明拖的《金字塔原理》這本經典可能有些難度,還有一本非常簡單但是結構清晰的書《邏輯思維,只要五步》。另外你可以在豆瓣搜索邏輯思考或是邏輯思維,7分以上的書都可以找來看看,你對框架會有自己的見解。
框架搭建合理,則你的話題就會被很好的組織闡述,那么你寫出的文章就會有人讀有人看,所以框架是寫作非常重要的部分。
對于框架的掌握初期讀一些邏輯框架的書籍,之后可以大量看大咖寫的文章,學會拆解。比如秋葉、蕭秋水、簡書的小六,或者你喜歡的其他作者,分析他們的文章是怎樣構架的,每段說了什么,段和段之間什么關系。每段怎么開頭,怎么論證觀點。拆多了就發現其實并沒有特別多的框架,個人有個人常用的幾種。
三、信息明確
好文章哪里好呢?遣詞造句先不說,最重要的是讀者讀完能明確地知道作者想表達什么,觀點清晰,論證充分,這是論說文的標準。可是很多剛開始寫作的人都會不明白自己的文章哪里不對,我也有邏輯,我也想好了話題,可是為什么寫出來的東西總感覺哪里不對,像是少了精氣神一樣。我在寫作中期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想了很多辦法,也沒有找到問題的癥結。直到看到《超文章法:文章撰寫指南》這本書,才對自己的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大部分人寫作不精練,不精練的癥結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么信息,無法用一句話概括。
這本書提出了非常有用的觀點,非虛構是為了傳達信息的,信息必須能夠用一句話概括。如果你發現寫完文章你自己無法用一句話準確說出你寫了什么,那么多半文章是四分五裂的,寫了太多東西,沒有一個中心。你在寫作之前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這篇文章傳達了什么信息?這個信息必須要說出來嘛?它是符合有趣還是有益這個標準?如果三個問題都能夠回答清楚,那么文章一定是清楚明白的。你所喲啊表達的內容讀者也能夠讀懂。這是一個有效的溝通。
有趣和有益是衡量一個信息是否值得被表達的硬標準,一篇文章必須符合其中一個標準。要么提供讀者好玩的,要么提供有用的。不然你就沒有說出來的必要了。有一個核心的信息要表達,其實這個信息也可以轉換成標題,當信息明確你取標題也不會糾結了,因為信息足夠清晰,甚至你直接把這一句話信息當做標題也往往發現非常合適。
論說文圍繞一個核心內容來寫,傳達了一個明確信息,且該信息有趣或有益,那么這篇文章看上去就是精氣十足,力出一孔,現在你明白為什么文章看上去無精打采了嗎?
四、積累素材,增加說服力
寫文章到了第四步也是到了一個水平的提升階段,不僅要有話說,說得有邏輯,說得明確,還要論證充分,不能干巴巴的。
什么樣的內容對能讓文章更飽滿,更具有說服力,更好讀呢?提供三個工具:數據、例子、引用。這三點不僅讓文章顯得專業、可信、易懂還能夠增強讀者閱讀的興趣。
所以要在文中多引用、多舉例,多列數據。那么問題來了,這些東西從哪里來呢?這就要說到所有寫作者都必須擁有的一個素材庫了。
從你寫作第一天起我就建議你擁有一個素材庫。素材庫的好處太多了,你想到一個話題,怎么成為一個文章呢?第一步就是在白紙上把你能想到的所有這個話題的素材列出來,然后選擇一個邏輯框架把他們組織起來,就是這樣簡單的寫作過程。當然你的素材越豐富,你的文章寫起來余地越大,而且你在論證時候數據、例子、引用可以直接搜索得到。你說素材庫好不好?
但是很多人教寫作建立素材庫就是讓你搜集,這樣做你基本不會二次尋找,因為都忘了。我推薦李笑來的方法,搜集好的例子或數據給他們當時就想幾個可以應用的方向,寫下來,一來加深對素材的印象,二來某天真遇到設想的文章直接可以引用這些素材。用印象筆記或者自己喜歡的電子清單做就可以。一個素材可以是例子、類比、數據、理論,也可以是一個思維過程,寫完在后面標出你能想到的幾個用處。就這樣做自己的素材庫。
你的素材庫越豐富,就好比你的錢越多一樣,錢多不會理財可能很快就不是你的了,但是素材庫積累一天你的家底就厚實一點,所以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一點囑咐
以上四個點話題、框架、信息、素材四個部分是寫作論述文一定會遇到的四道題,我把我的解體思路和參考書寫在了上面,希望對開始寫作 的你有幫助。
最后我還有一點叮囑,對于寫作初學者,堅持可能是個問題,如果堅持不下來怎么辦?
我的建議是:
首先,最開始不要要求過高,你無法日更的話能不能一周三篇,然后一周四篇地提升,重要的是堅持,在培養一個習慣的初期,一切以堅持下來為目標,寬以律己。
其次,如果寫著寫著就不想寫了。你要做這幾件事:問問自己最初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動機是什么必須明確原則動力,然后想想自己的愿景,想達到什么樣的一個水平,要一個什么樣的結果,然后找問題,頭腦風暴想辦法,然后做計劃,拆成一步步去執行,這是把任何事情完成下去的方法。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個人管理大師GTD理論創始人戴維·艾倫說的。
第三,寫作時候記錄自己的寫作過程,寫了幾篇了,堅持了多久,相信我看著數字增長會非常有成就感,你不會想輕易放棄的。
第四,找到共同愛好的伙伴互相鼓勵,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關注我的簡書,我的節奏是每日更新文章,相信你會覺得寫作不孤單。你也可以通過公開承諾讓更多人知道你做這件事情,你的目標被談論越多,你越可能集中精力完成它。
以上是對于初學寫作的人的一點叮囑,希望你能堅持下去,開始寫作,遇到更好的自己,我正在進行第一個百日寫作馬上要結束,也歡迎你和我一起開啟第二個一百天,一起切磋,把寫作技能打磨得更好。
附書中提到書目:
蕭秋水:《這一生靜待時光檢驗》《用所有的存在與世界相會》--學習怎樣寫生活
李忠秋:《結構思考力》《透過結構看世界》
明拖:《金字塔原理》
下地寬野:《邏輯思維,只要五步》--以上書目用來學習邏輯框架
野口悠紀雄:《超文章法:文章撰寫指南》--用來學習明確主題信息
寫作百日計劃:【92/100】
將活出想要的自己和在過程中幫助他人作為人生價值的日更少女,每周固定更新兩篇書評,專注個人系統升級。希望你在我的文章中有所收獲。你的“喜歡”和“關注”,是我寫作路上的動力,感謝你幫助我實現在簡書碼字的小小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