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本末始終,明了了它們的先后順序,你就能更為客觀的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
可能你會問我什么是規律?是否說的多就是規律?或者是流傳的就是規律?
其實,在普通人看來,規律就是網,網里是規律,網外就不是規律。我們若在規律內,我們就要守規律,我們若在規律外,我們可以無視規律。
可是,規律又是冰雹地震,我們蔑視它,它就會懲罰我們,我們有時不能擺脫規律,但我們可以借鑒規律;我們可以圍繞規律,但不能無所顧忌的脫離規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光所及 · 皆是祝福---大樂上師
方有方的原則,圓有圓的人生。人生沒有方圓不成規矩。那么,規律是什么?
規律,是有節奏的,不是雜亂的,規律它是必然的,本質的,穩定的,反復出現的,不是偶然的,膚淺的。
規律就是我們人心看到的卻沒有能禪悟到的。就如生活是冷熱的交替,生活是日夜的交替,人生是代代的輪回,但其本身卻又是今天和明天自己的交替,這也是規律。
再比方說,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多變的世界,萬物皆在變化,變得是事物,而不是事物的本質。看清一個物,找到根源,才會找到一切事物的本末。
人是群居的高級動物,離不開社會,離不開他人,沒有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
不論你是作為一個團體,還是一個個人,若你從事一個項目,你可以不做,但是要做,就是要做好,做精準一樣。這就是做事的規律。
有人說,有物必有則。則是一種人生,則是一種態度。
記得在一次培訓中,和學員們聊起規律和原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光所及 · 皆是祝福---大樂上師
我說,做人其實也有規律,就如有時你真誠地接納自己你才能接納別人,有時你只有相信你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
曾經我讀過《大學》里的一段話,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初讀這句話,不明,再讀,再思,再悟,竟然豁然明了。原來它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光所及 · 皆是祝福---大樂上師
每個人都有很多個境界,有時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而當我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出發點它的根本,同時也有它的終點和枝末,而每件事情也都有它的開始和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才能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
做人就該“物有本末,事有始終”。
我們要學著面對生活的艱難和磨礪笑而不語,我們要學著接受不盡人意的生活,有一天生活的規律,會打破你的規律,有一天,你的規律會打破生活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