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原創 | 北京的延邊臘梅花

文 | 私塾先生

臘梅花

天通苑有個尾貨市場。

尾貨市場里面有個朝鮮拌飯的小攤兒。

攤主叫臘梅花。

臘梅花老家在延邊。

要說延邊在哪兒,這么解釋你一聽就懂:延邊往南,就是那個動不動就想鬧事的北朝鮮,再往南點兒就是總惹我們生氣的南韓國。

估計你們能聽懂。

臘梅花是朝鮮族人,做的一手好飯。尤其是朝鮮族傳統的小菜、朝鮮拌飯和紫菜包飯,雖說比不上大餐館兒的賣相,但味道那是絕對沒得挑。

別問我為啥知道……

大姐,再來份兒拌飯~~

閑著的時候去過幾次。

恰巧錯過飯點兒,人不多的時候,也偶爾聊了天兒。臘梅花的口音還是能聽出來一點兒,攙著北京字兒的東北話,加上朝鮮語明顯的尾音,與周圍的人處處不同,但并不會格格不入。聊得多了,就發現,很顯然她并不習慣有人追問她太多。

大姐,我真不是壞人,真的。

我就是好奇心重了點兒而已。

大姐笑了:

“看出來了,你的好奇心和你體重一樣重吧。”

百分之百的事實,我竟無言以對。

于是兩人都笑了起來。

東北的女人特要強。

特別能吃苦出力,甚至比東北男人更男人。

臘梅花也是女強人類型的。

早晨要早早來到市場,為了一天的生意做準備。悶上兩鍋米飯,切好食材,順手卷幾盒紫菜包飯備著,店面不大活兒不少。碰上買早飯的,紫菜包飯是最省事,也是最合適的:內容豐富,有肉有菜,吃起來也不費事。一個早晨,光是卷紫菜包飯,就得用掉一大部分的時間,還要不斷應對追加的其他點餐。兩口電飯煲都不閑著,你來我往的冒著熱氣。她也實誠,拌口小菜也總是隨手塞一小盒,喜歡用手吃的就送副一次性手套,喜歡用筷子的則配上竹筷。

人來人往,店鋪繁多,她的店前面總是會有人排著隊等。

一個人忙著,不知道累一樣的。

提到東北女人,不得不說爽朗直性子這個特點。

真性情,像是炮仗,一點就炸。

臘梅花稍微有點兒不一樣。

聽她講,朝鮮族有個傳統:女人不出頭,相夫教子、服侍公婆在那里被看得非常的重要;她們對于這種傳統的堅守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想。再加上延邊是東北地區,骨子里也會有些奔放不羈、有話直說的爽朗,文化相互融合,人的性格也是復雜的。

性格耿直,略帶軟弱,心事不顯露,非緊急時刻不出手,都是臘梅花給我的印象。

當然,最明顯的還是老實。

臘梅花的店面有點兒靠里面,通道不寬,所以有人等的時候難免影響到對面的生意。還好對面的大姐也是一東北人,賣起水果來大大咧咧,也不計較。“來北京都不是享福的,能有個老鄉相互幫忙,也挺知足的。” 平常你送我個蘋果,我送你盒小菜,人情溫暖也挺不錯的。

那天我去買吃的,恰巧碰上個非洲小哥來攤兒前面買水果。北京的水果都不怎么便宜,一個兩個的買,不敢多拿。結賬的時候手里的鈔票太大了,一時間找不開。

臘梅花笑笑,拿出張零錢給了非洲小哥,又指指自己攤位上的二維碼,沒多說話。小哥也笑了,一口白光晃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還是臘梅花你懂這些高科技的玩意兒,真好。不像我們,七老八十搞不定那東西。” 對面的大媽忍不住夸了兩句。

臘梅花臉龐一紅,鉆進自己鋪子里的冰箱,也不知是為了找什么。

老實,不等于好欺負。

來尾貨市場的人,大多都是撿漏的,圖的是個便宜,買個東西都是錙銖必較的。大中午的逛餓了,停下來買個盒飯吃,也是挑便宜的來果腹。奇葩總是有,市場尤其多。有時候就會碰到那么幾個奇特的客人,在店面前面邊吃邊罵罵咧咧的,嘴里念念有詞:什么這個太辣,那個太咸的。我看都是閑的。不論是哪個攤位老板,都特別討厭這種人。

那天就有一個。一看就是個雞蛋里挑骨頭的主兒,吃完了一碗拌飯,快到結款的時候,說臘梅花家的拌飯做的太軟了,粘牙,像年糕。我看情形,臘梅花怕是要被欺負。

臘梅花二話沒說,抄起做飯的家伙,順手給那人“送”了一碗辣炒年糕。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瞇成一條線,目不轉睛的盯著那個人,聲音不大但是很堅決地說:“看來你沒吃過年糕,我再送你碗,你要不要嘗嘗!”

那人一下子就蔫兒了。哪還敢吃這碗年糕,掏了錢,夾著胳肢窩里面的破皮包,嘴里還不饒人,一邊嘟囔一邊往外走。臘梅花不是軟柿子,目光如炬,一直送那人出門。直到那人背影消失,她緊咬的下嘴唇才放松下來,隨即長舒了一口氣。

內心強大,不戰而勝,厲害!

呆了幾天,我要啟程回家了。

走之前想要去吃頓飯,順便告個別。

到了才聽賣水果的大娘說,她從昨兒個就沒出攤兒,好像是家里有什么事兒。我沒多問,倒是大娘一個勁兒的說。什么不爭氣的孩子,不上心的男人,不好對付的公婆,心疼她的處境云云,三三兩兩、真真假假的。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祝福吧。

走出市場大門,瞥見綠化帶里的叢叢黃色小花。

請讓我重新介紹一下她。

臘梅花,花瓣如蠟,也稱“蠟梅”,不是臘月的梅花。她的花期比梅花還要早一個月,臘月就有開放;花期長,甚至在北京三月份、四月份還能看到臘梅花開。她耐寒、耐旱、堅忍、忠實,有著高尚的心靈。常結伴叢生,傳暗暗幽香,多素雅低調。

然而大家只記得白里透紅、紅上枝頭的梅花,總是忽視這一叢叢黃色的小花兒。

她就是 臘梅花。


【?版權聲明】本文系私塾先生原創,版權所有。若轉載,請聯系我。未經允許轉載或二次創作者,童言私塾保留追溯責任的權利。文中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我一定會繼續寫下去,做到更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