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主宰我們的快樂?答案當然是自己。
每天清晨醒來,給自己兩個選擇,快樂或者悲傷。當我們選擇快樂時,快樂就會自己跑來。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偉人說:只要腦中想著快樂,人就能變得快樂。
同樣,悲傷也會借助相同的方法輕而易舉掌控我們的生活。假如我們選擇了憂傷,并且一直在潛意識里告訴自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那么結果一定會是一團糟,我們也會因此飽嘗苦果。
但是,若我們能反其道而行之,事情就會發生逆轉。對自己說:“一切都會過去,生活是美好的,我選擇快樂相伴。”
快樂是孩子們的專利,而原始的快樂是自然的恩賜。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孩童般純真的心,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快樂。所以,不要讓自己的心老去,不要再為一些無所謂的煩瑣之事而浪費活力,不要讓自己變得老謀深算。
除社會問題之外,人其實都是自尋煩惱的生物。在很大程度上,被自我建立的生活態度所控制著,感覺快樂或是悲傷成了影響我們生活質量的一大因素。
而生活中最簡單的愿望莫過于“幸福”二字,它是我們最希望擁有的狀態。但生活又少不了困難和挫折,如果僅僅因為這些而將幸福的感覺沖淡,將不快樂的情緒糾結于心,這樣的話真是非常可憐。
我們無法阻擋困難的出現,卻能阻擋不快樂的情緒,將不快樂歸結于艱難困苦,會使我們變得愚蠢至極。
與其重復不斷地制造不快,還不如花點時間學習怎樣獲得快樂。我們從醞釀憂愁的情緒開始到最后陷入苦惱之中,這一切大都是自作自受。
我們經常會覺得滿是痛苦,希望渺茫,甚至是憎恨整個世界,這些不快的過程通常是由于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與憂慮所激發。
既然我們可以自己制造煩惱,也就可以自己制造快樂。其實,快樂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生活態度。
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歡暢的,常享豐筵。培養快樂的心,練習快樂地思考,就是培養自己快樂的生活習慣。
每天清晨起床,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機會,讓所有快樂的情緒飄進腦子里,讓所有希望發生的幸福畫面都浮現在腦海中。閉上雙眼,盡情體會其中的快樂,積極的情緒會帶領我們將夢想轉變為現實。
每天列出讓自己覺得高興的事,然后在腦海中將它們放映,不要假想不幸的發生,人總有捕風捉影的習慣,事無大小,都會引發情緒上的波動。
不要問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針對你?
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會變得一團糟?
答案很簡單,因為每天你都在用壞心情做生活的起點。
而光有信念而沒有實際的努力也是不行的,我們依然需要實踐。所以,想要練習快樂首先要學會去“愛”。
釀造快樂的方法:讓我們的心遠離所有仇恨,讓我們的意識遠離所有煩惱,生活本該簡單而又樸素,要求少,且付出的多。我們需要把自己沉浸在愛的海洋里,感受陽光普照的溫暖。不應再執著于自己的所得而應將注意力轉向他人,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若將快樂法則比作魔法,那么思想就是魔法杖。沒有精神力量的支持就不能釋放魔法,同時知道了快樂的魔法也是無用。所以,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內心世界,只有當內心狀態達到平衡時,我們才能把快樂因子釋放出來。
每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各有不同,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作用,因為它是快樂生活的內在推動力。只有懂得利用精神力量,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屬于自己的終極快樂。
積極的思想是快樂的源泉,它對任何人都適用。如果一個人的快樂取決他的思想狀態,那么驅趕內心的沮喪與失望就顯得至關重要。學會重塑心靈,讓自己也得到重生。
畢竟,有誰愿意眼睜睜的看著別人都在幸福中蕩漾,而自己卻在苦海中漂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