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中原未得平安報,醉里眉攢萬國愁

開元元年始,玄宗整頓武周弊政,重興大唐鼎盛,史稱“開元盛世”。社稷安,倉廩實;官吏清,百姓豐。

自十三世祖晉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始,奉儒守官便成為這個家族百年的傳統。杜審言乃武后時官膳部員外郎,又為著名詩人;其子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雖家族已顯沒落之勢,但是“奉儒守官,不墜素業”依然是這個家族后人的人生志向,杜家子弟從小接受經書儒術家庭教育和詩藝練習。同時家庭輸出的還有仁義禮智信的倫理價值觀,杜甫姑母德義;杜叔毗事母以孝,事兄以義;李琮二子重義輕身,這些家族英烈行為都可看出這個家族的義烈家風。杜甫便是出生在這個家庭,從小便在心里種下了入仕進儒和家國天下的種子。

伴隨著玄宗即位,杜甫開始了他安穩快樂的童年。雖家族沒落,但聲望猶在,少年杜甫從小便能參與上流社會的活動。六歲觀宮廷梨園弟子公孫大娘舞《劍器》、《渾朊》于郾城;十四五歲出游翰墨場,與斯文崔魏徒輩為伍,得譽為班固、揚雄在世;也是十四五歲,出入于岐王宅,聆聽李龜年。“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聰慧如杜甫,小小年紀,便已光芒大綻,這時的杜甫已然成為文場中的少年才子。沒有人懷疑過杜甫的才華,當然也包括他自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十九歲那年,杜甫開始了他的漫游。四年時間,過金陵,下姑蘇,渡浙江,泛剡溪。賞游古跡,瞻仰先賢。之后回到洛陽,參加人生第一次應舉,卻不第。但是杜甫不曾灰心,家族的歷史讓他堅信自己會入朝為官,也會以文名揚天下,只是現下時機尚早。此時的杜家,仍然財厚,次年二十五歲的杜甫繼續無憂無慮的游歷生活,去往齊魯燕趙大地。此次游歷,青年杜甫看到了祖國秀麗雄偉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東的文化,擴大了眼界,豐富了見聞。望岳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畫鷹則“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最重要的是,結識了一生摯友“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李白。二人登高懷古,尋幽訪勝,飲酒論詩。即便晚年時回憶起這段時光,杜甫仍感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結束漫游后,杜甫再次回到洛陽,與妻子楊氏成婚。人生閱歷的豐富,知心摯友的結交,人倫大事的完成,讓杜甫更加自信樂觀,也堅定了而立之年該為國為家做一番大事業的信念。

此時,開辟了再一次盛世的玄宗,不再勵精圖治,反而好大喜功,開拓邊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整個社會隱隱彌漫著不安定的氣息。有所預感的杜甫,懷著“致君舜堯上,再使風俗淳”的想法,來到長安。他以為憑著自己的才華,一定會有一方天地可以施展抱負一顯身手,可是冷漠的現實卻重重地擊在他臉上。參加甄選考試,卻因掌權的李林甫妒才,一手操縱,無人得進;向王公大臣投詩干謁,卻無人引薦。沒有經濟來源,時日一長,不得不淪為權貴門中的清客附庸。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甚至一度靠在長安街上賣藥維生。因著自己的困苦,杜甫也看到了民間的辛酸,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個國家正在走向衰敗,民不聊生,國何以強。求生之心,愛民之心,為國之心,都讓杜甫更加積極地求仕。只有讓自己進入朝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為民保民,才能為國效力。三篇大賦,得入皇帝青眼,但是寫給左丞相的詩才真正為杜甫得來一官半職。不愿做向上拜迎奉承、對下鞭打逼罵的縣蔚,于是改任右衛帥府胄曹參軍,參管軍服裝備等后勤雜務的閑職。雖是閑職,卻也終于得以安定,杜甫在履職前前往奉先探視家人,卻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這十年長安生活,看盡了人間冷暖辛酸,耳聞目睹了統治者的荒淫腐朽,切身感受了政治的黑暗。這十年,結束了杜甫安逸輕狂的少年時代,也結束了大唐的再一次盛世。

杜甫尚未返回長安,安史之亂就已爆發。長安淪陷,杜甫全家也隨之流亡。野果充糇糧,卑枝成屋椽。聽得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立馬安頓好家人,投奔靈武。只愿此時能立主身側,獻主赤子之心。豈料被叛軍所獲,被困長安。曾經莊嚴整飭的京城,現已一片荒涼,生靈涂炭,繁華盡失,瘡痍遍地,胡虜橫行,人民遭難。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焦心煎熬,冒著生命危險,終從金光門逃出長安,奔向有主所在的鳳翔。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朝廷愍生還,親故傷老丑。君臣二人執手相泣,杜甫被授予左拾遺一職。但在新主與舊臣之爭中,站錯隊,被新主疏遠。這便是為人稱頌的諫肅宗勿因細事罷免大臣。這是杜甫文人意氣的表現,卻也顯露了他政治才能的淺薄。雖肅宗返回長安時,仍帶上了杜甫,但也再不親信。后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不過一年時光,這次杜甫卻是從金光門被貶出。從此,再不復回長安。

時局未定,戰亂不息,人民的苦難化作了杜甫筆下的《三吏》《三別》。朝內李輔國專權,舊臣被排斥,政治未復清明。杜甫對政治大感失望,萌生棄官之意,于是攜家前往秦州。棄官后的杜甫,無依無靠,人生地不熟,全家陷入饑寒絕境。杜甫只能每日上山拾橡栗,雪中挖黃獨。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挽不掩脛。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這不僅僅是杜甫一家的經歷,也是陷入戰亂的唐朝人民的普遍經歷。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得以中止。在成都修筑了浣花溪草堂用以居住,又得好友資助,生活逐漸安定寬裕。但他依然心系人民,吟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此間,聞得耗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結束時,杜甫驚喜欲狂,脫口而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期盼國家安定,人民安心。但是長安的再次陷落,擊碎了他的快樂。

西京安穩未,不見一人來。臘日巴江曲,山花已自開。

盈盈當雪杏,艷艷待春梅。直苦風塵暗,誰憂容鬢催。

而好友的突然去世,也使他的安逸生活再次終止。杜甫不得不帶領家人離開草堂,乘舟東下。雖在途中,仍有好友資助,但年齡漸大,讓杜甫作詩不敢絲毫松懈;身體越來越差,使歸鄉之心亦甚切。兵亂使歸鄉之途受阻,不得不投奔荊州的親友。此時的杜甫,心境已由多次的失落轉趨平靜,“殘生逗江漢,何處狎樵漁?”;但也會感嘆,“滄溟恨衰謝,朱紱負平生”;也會自我勸慰,“古來存老馬,不必存長途”。離開荊州后,杜甫之舟飄到湘江。在垂暮之年走上屈原忠而見妒,信而被謗,零落湘江一途。不過杜甫不是屈原。屈原悲憤至深,神情恍惚,自沉湘江,以身相殉。杜甫卻始終清醒理性,在貧病的消磨中從容走完了人生之路。逝世前留下一首三十六韻的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傾訴自己的家國之憂。

杜甫一生雖大部分時間顛沛流離,但杜家入仕進儒的家族傳統,也算是完成。雖未能為大官,卻已成大家。杜甫這一生始終秉儒持正,懷仁愛之心,堅毅之志,忠君之思。雖有封建文人的愚忠思想,但愛國愛民之本性卻未失,至死都未忘記多災多難的祖國和受苦受難的人民。——中原未得平安報,醉里眉攢萬國愁

杜甫像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

軒轅休制律,虞舜罷彈琴。

尚錯雄鳴管,猶傷半死心。

圣賢名古邈,羈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見參。

如聞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國悲寒望,群云慘歲陰。

水鄉霾白屋,楓岸疊青岑。

郁郁冬炎瘴,蒙蒙雨滯淫。

鼓迎非祭鬼,彈落似鴞禽。

興盡才無悶,愁來遽不禁。

生涯相汩沒,時物正蕭森。

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牽裾驚魏帝,投閣為劉歆。

狂走終奚適?微才謝所欽。

吾安藜不糝,汝貴玉為琛。

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

哀傷同庚信,述作異陳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戶砧。

叨陪錦帳座,久放白頭吟。

反樸時難遇,忘機陸易沉。

應過數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歸恨,源花費獨尋。

轉蓬憂悄悄,行藥病涔涔。

瘞夭追潘岳,持危覓鄧林。

蹉跎翻學步,感激在知音。

卻假蘇張舌,高夸周宋鐔。

納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

城府開清旭,松筠起碧潯。

披顏爭倩倩,逸足競骎骎。

朗鑒存愚直,皇天實照臨。

公孫仍恃險,侯景未生擒。

書信中原闊,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問俗九州箴。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葛洪尸定解,許靖力還任。

家事丹砂訣,無成涕作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11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860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128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9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2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77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6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77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70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15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1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2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53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96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57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