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認識一個女生,她今年已經30多歲了,過去沒有做過什么顯赫的事業,現在也準備要從一間公司離職。
她說以前是覺得這個工作好玩才進去的,沒想到這么辛苦,到最后連出去旅行的時間都沒有了。前幾天,還看到她朋友圈說她爸爸給她送飯去公司。
是的。30+,沒事業,依賴父母,很多人會直接用loser來形容她。
我一開始也這么認為。
可是和她接觸了以后,發現她其實除了工作做得一般以外,人是十分的好。她家里不缺錢,辭職后也不打算再找工作,就去她先生的公司幫忙,過點簡單輕松的日子。
也許對于很多人來說,她正在走著典型Loser走的路,但我反而覺得,她立下決心離開現在的公司,不再在無謂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享受家庭富裕帶來的安逸生活,其實也是一種智慧。
2.
我也有一個高中同學,性格非常單純,如果職場老手要算計她就肯定會中招的那種。
她畫漫畫有一手,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人請她畫12星座的明星貼紙,要商業印刷的,可是只給她500塊。
我當時一聽就炸了,這個明擺著是欺負人啊!她看我這么生氣,表示不好意思讓我操心,卻還是把那份活干完了。
后來她畢業去了一家公司當童裝設計師,因為工資不高,有朋友勸她借跳槽為名逼公司加薪。她覺得那個朋友雖然為她好,但是她不想這么做,所以來問我意見。
我讓她堅持自己認為對的選擇,同時給自己設個期限,到期了沒達到目的再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決定。
結果她沒有這樣做,一年以后,平穩升做了設計部主管。
3.
我實在受夠了,[默默無聞過日子的人總是被“正能量”的代表看不起]這種事。
“想做點什么”應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沖動,而非作為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工具。沒有人可以擔?!白鳇c什么”就能邁向幸福,有些人甚至窮其一生“做了點什么”,獲得了世界的掌聲,卻還是嘗不到快樂的甜頭。
更何況,人本來就是有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
一些東西也許聽起來很時髦很特別,但并非適合所有人。而不去做自己做不來的事情,也是對這個社會和環境的一份禮貌。
看似中庸的人,不代表他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努力過,他們只是碰巧沒有用閃光的方式去過他們的人生。除非我們和這些人成為朋友,否則絕不會知道他的平凡生活是碌碌無為所致的,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
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花時間去好好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結果不是必然的。
你要面對的是你真實的人生,不是小學的“我的志愿”答卷,如果你不想做律師或醫生,沒有想要窮一生去成就的大事,fuck it。
只要你能和你在意的人過想要的生活,只要你覺得你過得好,沒有人可以說你過得不好。
4.
我也不喜歡聽到一些人對我說“你就好啦”、“真羨慕你可以xxx”等等的喪氣話。
人就是這樣的,一旦適應自己的生活,吃慣一種食物,就會開始去張望去比較,然后產生一些不真實的感覺。不管這個人曾經飛得高不高,或者去過多少地方。
也許不曉得自己有多幸福也是一種好事?
聽過一句話,“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我是一個很需要意義來支撐動力的人,我對周圍充滿好奇,總是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對虛偽的社交十分反感。
所以我所寫的每一顆字,也都是在為我想要的世界投票。我就像是一個salesman,會不遺余力地去推銷你這個世界,因為我認為它是美好的,能讓你的生命更豐富的。
我這樣堅信著,我也這樣孜孜不倦地和很多人說著。
但再成功的商人也不能指望全世界的人都為他的產品買單。我不會期待每個人都認同我的觀念,過我想要的生活,因為你就是你,我不是你。
只要清楚自己的選擇,哪怕只是在過著和一千個人一樣的生活,都不算虛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