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感情,充分體驗 or 超脫出來?
對于感情,尤其是負面感情,只有充分體驗之后,然后才能告訴自己,“好了,這就是xxx,我已經體驗了,現在我要遠離它,去體驗更美好的感情去了。”
完完全全地走進去,才能走出來。
2,“啊,但愿我變得年輕!”
對衰老的恐懼,讓我們希望自己變得年輕,甚至不愿提及自己的年齡。
但,我們要意識到,衰老并不等于衰敗,它是成熟,是我們處理事情的游刃有余,是我們家庭幸福的來源。年輕則意味著矛盾,青澀,迷茫等。
所以,我們要接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權利,我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們,即使是現在衰老的我們。
3,擁有得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這是教育灌輸給我們的錯誤理念。物質的滿足并不能代替精神的滿足。我們要對自己誠實,要認真思考我們想要什么和我們需要什么。
如何尋求有意思的生活,讓自己變得精神富足呢?
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
唯有一顆坦然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
4,“你擔心死后會被遺忘嗎?”
不擔心。愛是永存的感情,即使你離開了,你也活在人們的心中。
如何獲得別人的愛呢?
若想獲得,必先給予。愛也是這樣。同時,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當和別人在一起時,要全身心地陪伴。當和別人交談時,要全身心地交談,要想的只有他。
相約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