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叫目連的小伙子,是個富二代。不過,這個目連兄可不是個紈绔子弟。他從小就倍兒善良,連只螞蟻都舍不得踩死。
不僅從不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宰殺牲畜;也不會為了保暖,就把動物生吞活剝,用皮草來做衣服。他沒事就做點善事,孝順父母,關心鄰里。這樣一個善良得佛祖都羞愧的孩子,卻有一個心狠手辣的老娘。
目連他娘叫青提夫人,家中甚富,卻偏偏又刻薄又吝嗇。她常常趁著目連外出的時候,命人大肆宰殺牲畜,烹制美味。只顧自己大嚼特嚼,卻不管別人死活。
而且她對下人也很刻薄,動不動就要打人。也不知道母夜叉式的青提夫人是怎么生出目連一般善良兒子的。因為大開殺戒,她十分短命。死后墮入陰曹地府,受盡各種刑罰,還不得投胎轉世。
目連多孝順啊,眼看他娘這么受苦,心里別提多難受,焉有坐視不管之理。為了救出他娘,使她能輪回轉世,目連決定出家修行。他心善,所以大概離佛心近。他們說這叫頗有慧根,于是目連就得了神通。
目連想救他娘離開地獄,奈何以青提夫人生前的罪孽,終不能走出餓鬼道,給她吃的東西總是還沒到口中,就已經化成火炭。目連一看,這事他玩不轉啊,只能去抱佛陀的大腿。
佛陀告訴目連,他娘壞事做得太多了,憑目連一個人的力量,是救不了她的。他需要在農歷七月十五這天,搞一個法會。借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能讓食物能到他娘嘴里。目連聽了連連點頭,嗯,佛陀咋說就咋辦。
于是,他就在七月十五這天,找來了十方僧眾,超度青提夫人。佛陀果然有能耐,他娘瞬間吃飽,得以輪回轉世。可是呢,這前世不修的人,是不能轉世為人的。所以,青提夫人轉世成了狗。
目連一看,這不行啊,還是得繼續救他娘離開畜生道。于是就追著青提夫人轉世的這條狗,連誦經文七天七夜。終于!目連成功了!青提夫人脫離狗身,得以超度。
好了,目連救母的故事講完了。這大概是中元節的來歷,逐漸演變,才有了祭祀先人、放河燈、焚紙錠等習俗,意在讓亡者再食一回人間煙火。
華夏古地中元日,豐都城內鬼門開。傳說閻羅王坐鎮地府,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獄。人死后,亡靈進鬼門關,渡忘川,過奈何橋,然后進入閻王殿。閻王根據亡靈生前的德行評判,TA該去哪層地獄或者去轉世。
但豐都怎么會成為鬼城呢?
原來豐都這地界,也算人杰地靈了。據東晉一個修道之人——葛洪(也就是著名的抱樸子)寫的一本小冊子《神仙傳》里說,豐都有一座叫平都山的山,有倆方士在這修仙。
這地方風水好啊,然后哥兒倆就修成正果,升天了。這倆人,一個叫王方平,另一個叫陰長生,合一起,并稱“陰王”。
這就有點意思了,“陰王”啊,就是陰間的王唄。這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上場了,流言飄來散去,豐都就變成了陰間的王居住的地方。豐都這鬼城的名字,就這么傳開了。
唐代的時候,各民族人民一起生活得特別融洽。少數民族兄弟不少都篤信鬼神之說,加上道教風靡,豐都慢慢出現了以“陰曹地府”為主題的各式建筑。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有“下笑世上士,沉魂北豐都”的詩句,更使豐都這鬼城之名遠揚
今天,重慶豐都已經成為“陰曹地府”主題公園了。惟妙惟肖的鬼門關、奈何橋、閻王殿,給人一種陰氣森森的代入感。如今的豐都鬼城景區,有一座報恩殿,內塑報恩菩薩,就是后來修煉得道的目連。
無論如何,豐都鬼城承載著民族的文化和對先人的緬懷之情。
小伙伴們,七月半了,來一場豐都鬼城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題圖:沫沫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微博:@新生大學
本文圖片均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