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錯誤思維——孩子嘛,健康快樂成績好就一切OK。
所以,在他兩歲時,你給他做花樣早餐、教他學英語單詞,卻沒有教他要懂規矩有禮貌,他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見到長輩不問好,你不以為然。于是他工作后,在安靜的辦公室里大吃零食大聲說話,遇到領導視若無睹,都覺得理所當然。
在他五歲時,你讓他學書法學鋼琴學跆拳道,卻沒有教他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他霸占公共玩具你由他去,他受欺負你幫他打回去。于是他工作后跟老同事搶電腦爭業績,總是無意識地侵犯別人,屢屢與人發生沖突,又不知如何解決。
他十歲時,你只關注他有沒有考優秀被表揚,卻沒有告訴他要尊重老師感恩父母,他對長輩大喊大叫,你覺得勇氣可嘉,吃飯時別人沒落座他就大快朵頤,你覺得他吃飽就好。于是工作后領導夾菜他轉桌,領導開門他上車,領導開會他嘮嗑,還絲毫意識不到有何不妥。
他十五歲時,你全心都是他能不能考上好大學,卻沒有教他如何讓內心強大,老師一個冷眼他成績就下降,親戚一句閑話他就惱羞成怒,你和他同仇敵愾,認為都是老師和親戚的錯。于是工作后領導批評幾句他就想辭職,工作出一點問題他就惶恐不已,難以承受。
他二十歲時,你總想著他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卻沒有告訴他人性復雜、世道艱難,不舍得他吃一點苦。于是畢業后他出個差加個班就叫苦連天,面對同事的排擠孤立、明爭暗斗,全無應對能力。
——他可能如你所愿考上了名校,拿了很高的學位,甚至還多才多藝。但是,他自私、冷漠、脆弱、沒擔當、不懂事……完全不適應社會。
在社會這片海,他剛一下水,就出現巨大的排異反應。別人的毛毛雨,都是他的狂風暴雨,別人的小浪花,都是他的驚濤駭浪。
友誼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輪也漏了。
他頭破血流,你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