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這個題目聽起來,畢竟下一代離我還有很遠,我們也可能被家長無意中做了其中的幾件事,但是我們不能讓我們下一代走和我們一樣的路,孩子就要應該有孩子的模樣:有些調皮,愛玩,對世界充滿好奇。有人會說,但是社會競爭已經蔓延到了幼兒園了,我能怎么辦?我想說的是: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起跑快出幾秒鐘,對漫長的長跑來說是不起作用的。
我來說第一件事:挫折教育。幾年前,有一個幾歲的孩子,僅僅因為他的父親要對孩子進行抗挫折教育,就要求孩子從海南跑到北京,這一要求對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殘酷的,挫折教育不是不好,要分清什么年齡,也要適度。如果不斷給予他們挫折,結果反而會使孩子對外界失去信任。
第二件事:不要強調記憶性學習。對于嬰兒時期的孩子,他們的主要任務不就是玩耍嗎?充分展現自己的天性,可是我們擔心孩子會落后,所以逼他們學,從小養成閱讀習慣是很好,但是更多家長將閱讀定位任務,要求,這失去了原本的目的。
第三件事:不要過早教孩子認字。過早的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不用擔心孩子認字晚就會落后,當你等到孩子對漢子,感興趣在教也不遲,也會事半功倍。
第四件事:不要長期喝大量果汁。這點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大人都不能喝太多的果汁,何況孩子。
第五件事:不要讓孩子看3D電影。對于年齡小一點的孩子,眼睛發育不全,3D電影容易引起眼睛疲勞,導致孩子近視。
第一次寫文章,謝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