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是漫威旗下最經典的超級英雄之一,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偶然獲得了驚人的超能力從而開始踏上拯救世界的征途,聲名鵲起。這是多少人心中夢寐以求的,也正因為他是從平凡中蛻變而非一開始就聚集了所有光環,所以他的出現才更讓人覺得夢不再遙不可及。
哥倫比亞公司開始著手將這個超級英雄正式搬上熒幕是2002年,這就是我們從小就熟悉并為之心動的《蜘蛛俠一》。主角托比?馬奎爾戴著眼鏡,背著書包,跌跌撞撞得在公交車背后追逐,在學校被人欺辱的形象可笑又讓人氣憤。他的登場一開始就用了另一種姿態來博人眼球。不是蝙蝠俠那種用著傳說和流言來撩人心扉,再從天而降,英氣逼人得站在天臺上懲奸除惡,氣勢和形象都精彩絕倫,這也無疑是從一開始就將其與眾人劃開了不可逾越的分界線——即英雄與凡人的差距。可蜘蛛俠不是,托比?馬奎爾的蜘蛛俠不是這樣。他文弱,溫和,呆萌,書生氣一身,頭腦聰慧卻不敢和自己喜歡的人講一句話。他傻氣,并不太會守承諾。在蜘蛛俠二和三中,他永遠都只是在不停地為生計奔波,沒辦法交房租,生活,連買束花送女友都只夠買一朵。這樣的人遍布全球,他沒有任何的英雄光環,脫去了那身紅色的正義外套,他就只能老老實實地服從生活,一刻都不能停歇。他是我們每一個人,有我們所有人的影子,甚至他的現實連普通人都比不上,起碼我們中有些人可以交得起房租。這樣的人白天在辛辛苦苦工作,夜晚開始收聽收音機里的新聞好去履行自己的責任。在Marry Jane推開他小屋的門后聽到他的收音機響個不停,永遠都在播著罪惡現場的情況,而他卻在一旁安靜聆聽,臉上的倦怠掩蓋不了期待。這樣的人你怎么也無法將他和城市上空那個飛檐走壁,無所畏懼的英雄聯系在一起。此時此刻他那么平靜,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是城市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哪怕上天給了他多大的恩惠,讓他變成萬眾矚目的超人,讓他成為人人欽佩的救世主,他也依舊是那個傻氣的,笨頭笨腦的皮特?帕克。
恩惠讓他無意間成為蜘蛛俠,蜘蛛俠讓他更堅定得成為自己。 這也就是我最欣賞托比?馬奎爾的地方。他沒有神化這個平凡的超級英雄,而用自己的笨拙去慢慢地向這個自己也崇敬的人物靠近。托比?馬奎爾有著一張絕對不輸于任何好萊塢男星的英俊面孔,包括在《蜘蛛俠三》里皮特?帕克變成黑蜘蛛后大鬧爵士酒吧,一段舞蹈讓這個黑化后的小蜘蛛更是性感迷人。他盯著MarryJane的眼睛說話時的認真,緩慢和深情,他對著Uncle Ben的尸體羞愧難當,痛苦得流淚,并在往后的日子里深深地自責,直到《蜘蛛俠三》也沒有忘記這段過去,他對著綠魔說自己只有一個父親,他叫本?帕克,他無論如何都會去聽取梅阿姨對他的教誨,他對自己的朋友小綠魔視若生命,連對旁人都有著無限的耐心和善意。他讓我想起了很多美劇里常有的一款人物,犯罪心理中的Spencer,生活大爆炸里的四個書呆子,還有無數學校里任人取笑的弱者,而這樣的弱者到最后卻成了寬容和救贖的發起者。多么奇怪的轉折,可卻又是必然。
而在看超凡蜘蛛俠的時候,皮特?帕克卻給了我另一種印象。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的皮特從高中開始,他放蕩不羈,像所有青春期的男孩子那樣躁狂,好動,喜歡打抱不平,陽剛之氣濃重,不喜聽取家長的教誨。超凡蜘蛛俠附加了皮特?帕克的幼年時代,對他的父母進行了一些刻畫,反而弱化了本叔叔和梅阿姨在他生命中的作用。盡管本叔叔依然按照原書那樣死在了盜賊手里,可是皮特?帕克的沖動和爆發以及依舊不改的浪蕩讓蜘蛛俠和他這兩個身份含混不清。英雄和凡人突然又變得沒有了方向性,甚至于他的蜘蛛絲都是自己研發的,凡人得道來得如此輕易,卻和地氣再無接觸。他的演技沒有差錯,只是這樣的皮特?帕克,這樣玩世不恭、將救贖反轉成自己的娛樂,把英雄和自己混為一體,桀驁不馴的蜘蛛俠有些不真實。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也便是為什么皮特?帕克被選擇成為蜘蛛俠的原因之一,托比?馬奎爾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而安德魯這一版本的蜘蛛俠我不敢茍同。英雄最動人之處不是他在外的威風凜凜,而是面對眾生時心懷的那一點慈悲。在《蜘蛛俠二》中皮特脫掉了光榮的外衣,試圖做回自己,可這樣的他依然會沖進失火的大樓去救一個不相干的小女孩。仁心不是因為成為英雄后才會與之俱來,而是因為你本就擁有,才可以被稱作英雄。
我稱超凡蜘蛛俠為平凡的浪蕩子,而蜘蛛俠則是浪蕩的平凡人。凡人和英雄是有界線,可界線從來也不是不可逾越的。英雄從不需要以浪蕩來獨特,相反,他們的平凡恰恰成就了獨特的浪蕩。
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是平凡的浪蕩子,而浪蕩的平凡人卻從不是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