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蜘蛛俠被虐的最慘的一次?!

在前有《敦刻爾克》轟炸,后有《猩球崛起3》包圍的內地院線中,《蜘蛛俠:英雄歸來》讓放完暑假的學生黨再次過了把“暑期癮”,它很明智,不再“偉光正”,也不再討論什么“宏大命題”,往往這種目標明確的爆米花電影最讓人開懷。

娛樂性,就是它的終極目標。


自從上次在《美國隊長3》中露臉之后,由湯姆·赫蘭德這位96年的小鮮肉扮演的新任“蜘蛛俠”,著實挑起了漫威迷的神經。說到這個選角,不得不佩服制片的眼光,在我看來,赫蘭德的“蜘蛛俠”形象,直追托比·馬奎爾,且高于《超凡蜘蛛俠》中的安德魯·加菲爾德。


托比·馬奎爾


安德魯·加菲爾德


湯姆·赫蘭德

盡管他們都有著一張娃娃臉,但是加菲爾德充滿了“帥氣而自信”,馬奎爾則是“內斂而沉穩”,而赫蘭德,分明就是一個“玩世不恭而又輕重分明的高中生”。

作為一種新的打開方式,赫蘭德有著鮮明的辨識度,精致的身材甚至讓他比片中的女神還要矮小,但是卻一股孩子氣地追逐夢想。所以對于這位小個子的美國少年來說,女神只是勾起了他自身冒泡的荷爾蒙,由鋼鐵俠催化出的夢想,才是他真正在乎的東西。


就像有人可能會抱怨,這部的反派太弱,沒有什么挑戰性,視覺上也難以堪比漫威其他幾個英雄的系列電影,但是《英雄歸來》要做的恰恰和以往不同。它不是直接拋給你一個銀幕英雄,而是讓一個高中生尋找自己的身份定位,面臨著美國大多數青少年的共同困惑。


就像成為“蜘蛛俠”這樣一個英雄,才開始可能只是帕克一時興起,但是最終,他卻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選擇。

所以特效只服務于這位犯二高中生的嬉鬧生活,克制而有度,它不需要渲染過多的視覺轟炸,那樣除了產生“視奸”的不良后果,除此之外,并無良用。


就如同讓“蜘蛛俠”在“復聯”世界中亮相,那是《美國隊長3》額外贈送的口香糖,而《英雄歸來》則是漫威希望用青春片的方式,去講述一個早已為人們熟悉的超級英雄,如何讓這版的“蜘蛛俠”有疼痛感,有青澀味,才是最為重要的。


所以鋼鐵俠成為了彼得·帕克的精神教父,成為遙不可及的偶像。而鋼鐵俠也在教育帕克的過程中,緬懷曾經的自己,調侃去世的父親。

所以鋼鐵俠不用過度露面,只需要在恰當的時候,給帕克結結實實地上課,就夠了,其他的,交給帕克的悟性和潛力。


帕克做到了嗎?至少是經歷了無數次挫折。

彼得·帕克和漫威一票超級英雄不同,他既沒有鋼鐵俠的財富和天賦;也沒有美國隊長的傳奇經歷和神奇盾牌;更沒有雷神開掛式的神族血統,他擁有的,就是紐約皇后區一個由阿姨帶大的毛頭小子的身份。平凡地過于真實,以至于讓人從來不相信他有成為超級英雄的條件。


所以他毛躁,急于向鋼鐵俠證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他自卑,只有在穿著鋼鐵俠制作的戰衣下才有信心。

于是他只能被鋼鐵俠希冀成為一名“鄰家英雄”,能夠抓抓街邊小偷、辦個盜竊案就夠了。


但是毛躁和自卑恰恰讓他覺得這是小事,他可以擔負更大的責任,因為他覺得自己有更大的能力。

然而在輪船一役搞砸后,當鋼鐵俠收回了他的戰衣,拋出一句:“如果你只有穿上戰衣,才能成為英雄,那么,你就不配擁有這件戰衣”。于是帕克選擇了在沉默中爆發,因為他注定不是在沉默中滅亡的料子。

上天給了他機會嗎?給了。


當他被大反派交代“老實本分”可以做自個兒女婿時,他選擇了和女神說sorry,畢竟,在本片中,荷爾蒙只是一時興起,成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蜘蛛俠才是他的宿命。

于是帕克為了自己的夢想正名,在沒有戰衣的前提下,他成為了英雄,最終,他用英雄的身份,贏得了戰衣。


正如:王者并不因加冕而成為王,而是因王者本身而被加冕。帕克最終明白了這個道理。

《英雄歸來》就像是一堂“英雄入門課程”,展現了英雄的無知無畏,而最后,他終于修得正果,變得無畏無敵。


有趣的是,從頭黑到尾的“美隊枯燥說教”恰恰不是影片的風格,這片子既有《鋼鐵俠1》中的逗趣和嘴炮,也有著《美國派》系列這種青春片中的校園氣息。


就像胖子內德,是那種從小到大身邊常見的神經質死阿宅,極客的操作、死肥宅的言行,讓他成為另一個笑料點。


而如果你足夠細心,其實本片隱藏的笑料也并不少見,比如飾演老師的馬丁·斯塔爾,便是黑馬美劇《硅谷》中的冷面笑男。


而飾演反派的邁克爾·基頓,更是1989年版《蝙蝠俠》的主角,在他2014年主演的《鳥人》中,便飾演一個曾經有著超級英雄扮演經歷的過氣演員。而在《英雄歸來》中,他飾演的反派則完全應對了《鳥人》這部電影的名字,成為了一個“鳥人”罪犯,調侃之意,便不言自明了。


除了青春片的模式、各種自黑和調侃,《蜘蛛俠:英雄歸來》另一個值得矚目的現象,便是它將超漫英雄中的各種元素和事件無縫對接到電影的日常生活中,這就和以前的漫威電影有著很大的差別了。

在以往的漫威電影中,不管是《鋼鐵俠》,還是《美國隊長》,它們都是圍繞單個英雄來展開敘述,電影中的世界觀會受到這些英雄的影響,但是不至于滿是細節。


而《英雄歸來》卻大不相同,在片中,漫威所有的超漫英雄和以前發生的事件是整部電影世界觀的組成部分,而且可以有效地影響情節的發展。比如校園女生們對比復聯的成員;比如反派的產生,其實是由于《復仇者聯盟》中的外星戰艦殘留的能量塊。

所以當我們觀看這部漫威電影的時候,可以說,進入了一種漫威迷影群體特有的舒適區,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可以調動自己以往的觀影儲備,來對細節進行填充,這種特有的觀影感受,應該會成為漫威長期“飼養”下的必然趨勢吧!


本文首發“玩兒電影” ?約稿或轉載請簡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