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木
徐志摩(1896-1931),中華民國才子,現代文壇新月派代表詩人,耳熟能詳,不必贅述。
蘭波(Arthur Rimbaud ) (1854-1891), 歐洲現代象征主義詩人“三駕馬車”之一。
兩位在時空緯度沒有交集的詩人。蘭波在37歲去世后五年,志摩出生。34年后,志摩墜機身亡。兩位英年早逝的青年才俊,命運的走向又是如何?
同是少年風流,才華橫溢。
志摩25歲開始新詩創作,10年創作歷程,開“新月”詩風。
蘭波14歲寫詩,精品之作集中于15-19歲。
盡管兩人的創作生涯都非常有限,可是在這有限的時間里,他們卻展示出了無限的豐富。
進入他們的詩行。
驚異于如此相似相通的詩心。
《幻想 》—— 徐志摩
天空里幻出一帶的長虹,
一條七彩雙首喬背的神龍;
一頭的龍喙與龍須與龍髯,
淹沒在埂奇春泛之瀨湍,
一頭的龍爪下去,下踞在河北江南,
飲啜于長江大河,咽響如雷,
這彩色神明的巨怪,
吸滿了東亞的大水,
昂首向坎坷的地面尋著,
吼一聲,可憐,苦旱的人間!
遍野的饑農,在面天求憐,
求救渡的甘霖,溢滿田地——
看呀,電閃里長鬣舞旋,
轉慘酷為歡欣在俄頃之間!
《輕歌曼舞 》—— 蘭波
迎著飛雪,佇立著一位高挑美人。
隨著死神的呼嘯與低沉的樂音,
這美好的身軀像個幽靈,上升、擴展、顫動;
猩紅與烏黑的傷口在高貴的身上閃爍。
——純潔的生命色彩逐漸加深,跳躍,在視覺的舞臺上旋轉。
——戰栗、升騰、沉吟,舞中生出的狂熱風姿承擔著死亡的哀鳴,
沙啞的樂音似乎來自我們身后遙遠的世界,撲向我們美的母親,
——她后退兩步,亭亭玉立。噢!我們的骨骼換了一副愛的身軀。
噢,灰白的笑劇、鬃絲的袖領,水晶的手臂!
那門大炮,我真想擊出自己,投入飄渺的清風與叢林間的混戰!
一條巨龍,一位美人,不同的形象,寄寓相同的戰斗之心,變革之心和希望之心!巨龍降甘霖給久旱的大地;美女的骨骼換成愛的身軀,逾戰逾勇;慘酷轉變為歡欣,化身為炮彈,投入戰斗!
當長龍在空中盤旋,當美人的身軀象幽靈一般上升擴展,這不同時空不同文字不同文化的詩行,營造出相同的壯美和豪情。而它們的主體,是兩個年輕浪漫激情滿懷的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