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人宋沒用》任曉雯 著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上榜理由
《好人宋沒用》講述的是一位蘇北女性在上海立足生根的故事,以一個普通女性的一生經歷與心路歷程貫穿起上個世紀的歷史。任曉雯的文字干凈有力、輕靈細膩,以豐富細節和生動情節構建出活色生香、極具上海特色的市井生活。作者頗具張力的敘述語言能貫穿始終,體現出作者的文學抱負及對文字、文學的敬重。
作者簡介
任曉雯,中國70后實力派女作家。1999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長篇小說《好人宋沒用》《生活,如此而已》《她們》《島上》,短篇集《陽臺上》《飛毯》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意大利語、瑞典語、俄語等。
2.《勞燕》張翎 著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上榜理由
旅居海外的作家張翎近些年作品頗豐,2017張翎的最新長篇《勞燕》首次涉及抗日戰爭期間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營的抗戰培訓計劃,女主人公在一系列大時代籠罩的人生變故中成長、成熟,情感在戰爭和動蕩中被涂抹上別樣的色彩。看似并不新鮮的題材還是被張翎用出色的人物塑造能力與別致又流暢的敘事方式寫出了新意。
作者簡介
張翎,現定居于多倫多市。代表作有《流年物語》《余震》《金山》《雁過藻溪》等。小說曾多次獲得包括中國華語傳媒年度小說家獎,華僑華人文學獎評委會大獎,臺灣時報開卷好書獎等兩岸三地重大文學獎項。
3.《甲馬》默音 著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上榜理由
默音巧妙地以“甲馬”——民間用于祭祀祈福的符紙為主線,時空跨越西南聯大、云南知青們的景洪農場、千禧年之前的上海,講述三代人的人生與愛情。作者在歷史與現實、現實與奇幻中自如穿梭,語言溫婉細密,情節動人流暢。在靈異又不乏溫情的氣氛中,關于時間與記憶的回響給讀者內心帶來極具力度的沖擊。
作者簡介
默音,作家、翻譯家。1980年代生于云南,后遷居上海。寫科幻小說出道,近年來創作多混合了現實與奇幻,已出版小說《月光花》、《人字旁》等,《姨婆的春夏秋冬》獲上海作協2015年度優秀長篇。
4.《溫柔之歌》[法]蕾拉·斯利瑪尼 著 袁筱一 譯
出版社
浙江文藝出版社
上榜理由
故事從一起駭人聽聞的殺人事件而起,一個被主人視為近乎完美的保姆,竟然殺死了所照管的兩個孩子。作者深入挖掘的是隱藏在兇案背后的社會現實:女性生存的艱辛,小人物的命運,愛與教育的觀念,支配關系與金錢關系等等。隱藏在深處的人性力量,無論善或者惡,都有跡可循,人同此心,無關國籍。
作者簡介
蕾拉·斯利瑪尼,法國作家,2016年憑借《溫柔之歌》榮獲龔古爾文學獎。2014年處女作《食人魔花園》在法語文學界嶄露頭角。2016年出版《溫柔之歌》在獲獎之前已經成為享譽法國的暢銷書,目前版權已售37國。
5.《有如候鳥》周曉楓 著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上榜理由
很少有人專事散文寫作,周曉楓卻一直對散文保持著近乎虔誠的忠貞。她的文字有種獨特的氣質與氣場,能將看似平常的事件、現象,用看似平常的詞匯,營造出驚心動魄、氣象萬千的景致。這是她對世間萬物極其細膩的體察與感悟,敏感、細膩、犀利、機智,常常一針見血,亦不乏溫情,卻絕不造作。
作者簡介
周曉楓,散文家,電影《金陵十三釵》、《山楂樹之戀》等文學策劃。出版《巨鯨歌唱》《鳥群》《你的身體是個仙境》等。曾獲魯迅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馮牧文學獎、冰心散文獎、莊重文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6.《逝者如斯》趙珩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上榜理由
趙珩先生由于家世原因與工作關系,與許多具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的老輩文化人、學者得以近距離接觸。本書追憶陳夢家、啟功、王世襄、朱家溍等學者大家的往事,趙珩先生以從容蘊藉的筆調和攝像機般的記憶,敘述了與這些前輩交往的點滴,并著力鉤沉他們在學術文化上的貢獻,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
作者簡介
趙珩,生于1948年,北京人。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編審、總編輯。著有《老饕漫筆》、《彀外譚屑》、《舊時風物》、《老饕續筆》、《百年舊痕》、《故人故事》等。
7.《青年斯大林》[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著 徐展雄 譯
出版社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上榜理由
隨著檔案開放,人們對斯大林的認識日漸深入,然而,對于他的青年時代,人們至今了解不多。跛腿者、神學院優等生、男高音、詩人、革命者、情人、逃亡大師……西蒙·蒙蒂菲奧里歷時10年,走訪9個國家23座城市,重述斯大林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成長歷史,也勾勒出一個更全面、更多面、更細節的斯大林。
作者簡介
西蒙·蒙蒂菲奧里,知名歷史學家,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研究員,著有多部歷史類著作,被翻譯成50余種語言,先后斬獲英國科斯塔傳記獎、美國《洛杉磯時報》傳記圖書獎、法蘭西學院大獎,著有《耶路撒冷三千年》等。
8.《最后一公里村莊》賀雪峰 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上榜理由
賀雪峰是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本書與眾不同的是,不僅有深入千余村莊的田野調查,還從區域差異的視角審視中國鄉村,資料翔實、數據細致,內容也相當的“貼地氣”。書中所論及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中國鄉村最迫切需要被關注和解決的問題,既直接記錄了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民生,同時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賀雪峰,長江學者,著名三農問題專家,現任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鄉村基層民主和鄉村建設理論研究。研究方向:鄉村治理,鄉村建設,農村社會學,政治社會學。
9.《青苔不會消失》袁凌 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上榜理由
袁凌從事非虛構寫作多年,并且目光多聚焦于生活邊緣的小人物。《青苔不會消失》精選了作者袁凌十年來記者生涯中最為杰出的非虛構作品,敘述了十二個“底層”“邊緣”“苦澀”的故事。在那些最卑微的生存與命運回聲中,為我們呈現了一片震撼的精神世界與生存景觀。袁凌的文字冷峻、細致,最為難得的是他經年的堅持與專注。
作者簡介
袁凌,著名作家、媒體人,曾發表有影響力的調查和特稿報道多篇,曾獲得騰訊書院文學獎2015年度非虛構作家,歸園雅集2014年度散文獎等。已出版《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從出生地開始》《我們的命是這么土》等。
10.《雜草記》[日]柳宗民、三品隆司 著 燁伊、虞辰、曹逸冰 譯
出版社
四川文藝出版社
上榜理由
園藝家柳宗民以專業的眼光寫出每一株平凡雜草的不凡。在不了解的人眼中,它們是“雜草”,但是在柳宗民看來,一草一木,各有價值,沒有一種草,該被叫做“雜草”。這是一部將專業知識與人文關懷融為一體的自然筆記,也是寫給每一個不知名的生命的贊歌。書中搭配120幅精美手繪插圖,帶你認識你身邊熟悉的陌生生命。
作者簡介
柳宗民,著名園藝家、園藝評論家、英國皇家園藝協會日本支部理事、惠泉女學園大學園藝文化研究所顧問,曾主持NHK電視臺于1967年播出的《園藝的愛好》節目,備受好評。三品隆司,科普作家,插畫家。
本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