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要帶學生看中國?
這里是我們的根呀,一個中國人,不管你走到哪里,我都希望他能記住,這里有長江黃河,這里有黃山泰山。不論是西北的風沙,還是東南的大海,又或是雪山,高原,都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也是你的一部分。
這是承載著我們的過去,他能回答,我,為什么是我?我吃的,我穿的,我用的,都和這里有著濃濃的關系。我要帶著我的學生,腳踏實地的踩在中華大地上,真正的走進書中的那個世界。
我也希望我的學生,能更加客觀的看待我們中國的當下,當下的中國是急躁,也依舊貧弱,但,這不是我們這兩代人的錯。如果你把歷史倒回一百年,看到近一百年我們都經歷了怎樣的磨難的時候,很多東西,你會慢慢釋懷。
中國既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但也一定不會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他就是他,屹立在哪,注視著你前行。
這里又何止是地理上的家園,這是我們精神的沃土。
還記得一位媽媽告訴我,她為什么選擇9月份帶著孩子去九寨溝,就是因為孩子問她:媽媽,什么叫層林盡染呀?
又還記得,金珠告訴我,他爸爸小時候把他架在脖子上,圍著櫻花樹下打轉,看的他眼花繚亂。后來媽媽告訴他,現在你知道什么叫“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了吧。
我要帶著學生真正讀懂什么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什么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當你真正走進天地的時候,你的精神胚胎,才能健康成長。
我又為什么要帶學生走出國門看世界?
不是說好了看中國嗎?為什么還要去看世界。
有人問蘇格拉底他從哪里來,蘇格拉底回答說,他來自世界而非雅典。我經常和學生分享我的一個觀點,你是一個中國人,但你同時也是世界人。
我希望我的學生愛國,但我不希望培養出狹隘的民族主義的人。只有通過對比,他才知道中國有什么,又沒有什么。他能接納的了各式的贊美,也能容納的了批評。他看到的不是孤單的一棵樹,他看到的是中國這棵大樹,如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我希望我的學生,能站在人類的角度上看問題。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不論是從西方的古希臘到羅馬再到文藝復興,還是對比東方的夏商周到唐宋再到明清,他都能很清晰的從里面看到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我想帶著我的學生,走遍世界各大博物館,當他真的走在大都會,混跡在盧浮宮,看著那一幅幅經過百年千年大浪淘沙后留下來的藝術珍品,他能看到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也希望能一起走到普羅旺斯,去到塔希提島,真正站在梵高徘徊過的麥田,看高更畫過的女子,去體會,藝術的真實與現實的虛幻。
這,就是我要帶你們看到的世界。
今晚11點,西藏行程正式對外發布,希望得到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