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生作業,很多家長都表現出焦慮、煩惱、暴躁的情緒,確實,這幾乎是貫穿小學6年每一天,即2000多天的事情。
但是,我們想過沒有?天天要做的事情----做作業,到底:誰做?為什么做?怎么做?
只有自己琢磨透了,才能有效的避免煩躁、不耐煩的情緒每天發生,并避免與孩子的關系惡化。
1、誰做?
當然是孩子,不是家長。所以,把責任還給孩子,把體驗還給孩子。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 ? ? ? ? ? ? ? ? ? ? ?-----梁啟超
2、為什么做?
鞏固復習今天學習內容、檢測今天學習內容(并找出問題)、預習明天學習的內容。
我想,所有的老師、任何的科目,布置作業,都離不開這3個目的吧!
做作業,最終的目的,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在考試中,能被檢測出學習內容掌握良好,即拿到高分。
3、怎么做?
既然最終目的是要考試拿到高分,目的即出發點。
所以,怎么做作業?最好的方法就是:按照考試流程做平時的作業!
我們再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考試要做考前準備嗎?
當然,要準備文具、身體(包括喝水、上廁所、肚子餓等等)、心理(做錯了,自己承擔結果)。
所以,做作業也一樣,先花10分鐘,做好準備,如果中途出現狀況,則結束考試,后果自負。關于后果承擔,后面詳說。
第二、考試有時間規定嗎?
當然!所以,看看孩子,平時完成作業需要的時間,做一個評估,并和孩子商量,訂好一個時間,完成每天的作業。
比如55分鐘,調好鬧鈴,一到時間就結束,如果沒有完成,后果自負。
第三、考試期間能問家長、問老師嗎?
很明顯,不能!因此,作業也一樣,不能問,自己獨立完成。不會做的,后果自負。
第四、考試期間,有老師幫你檢查一遍,并且叫你改過來嗎?
沒有!錯了,就扣分,后果自負。
只有等到試卷批改、分數出來以后,老師才會把出現的錯誤,再詳細講解一下,同時要求,孩子們把錯題或者更正、或者罰抄、或者記錄下來。
因此,蜜糖建議:每天做完作業,就不檢查了,
等到了周末,家長和孩子都有空的時候,再集中把上一周的作業,做一個匯總,把錯誤的講解一下后,再罰抄!
或者,每天的作業家長們不要檢查,等到孩子全部做完以后(一個小時后),批改一下,錯了的照樣罰抄。
到這里,
相信各位已經了解,孩子應該怎么做作業了。
不過,新的問題又出來了,蜜糖,你講得輕松,孩子能這樣獨立完成,最好。
但是,如果完不成,怎么辦?學習越來越差怎么辦?老師總是投訴,怎么辦?
下面一一解答:
01
1年級,正式上小學了,家長務必讓孩子認識至少1000個常用漢字
這樣的話,孩子才能自己看懂布置的作業內容,以及具備讀題的能力,否則,還是需要家長陪讀的。
陪慣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越來越差,我們就會發現:怎么孩子越來越懶、越來越不想動腦筋,因為依賴慣了!
蜜糖推薦一下《直映認字》,我的兒子就是在5、6歲的時候,通過這個方法,認識了2000字左右。
02
有了基本閱讀能力,那么,從孩子第一天做作業時,就告訴他上面的獨立完成作業的流程,即家庭考試流程。前期監督、提醒一下,但是孩子作業中途,不打斷,靜靜等待結果就可以了。
03
后果自負!這個很重要。
嚴格按照考試要求執行作業:筆突然沒有筆水了、要上廁所了、作業時間到了、沒有完成了……全部停止作業,收卷!
沒有完成,或者完成質量不高,后果自負。
做不完作業,不是媽媽在擔心、在著急,應該是孩子才對,所以,后果自己承擔!
講講我孩子的故事吧。
兒子上學第一天,回到家,開始做作業,我就把做作業的流程(貼在書房的墻上了),告訴他了,并補充了一句:按照流程完成,否則就不要做了;
另外,每周六晚上,媽媽會把你這周做過的作業,全部檢查一遍,錯了的,不會的,全部罰抄1遍。
兒子是懂非懂的點點頭,開始做作業了,蜜糖則拿起一本書,在書房外靜靜等待。
不一會兒,寶貝突然說:“媽媽,我的橡皮擦哪里去了,怎么找不到了,接著,開始離開書房,到處找。”最后,也沒有找到。
我就跟他說:“做作業就像考試一樣,中途不能離開課桌,離開了,就不能做了,今天是第一次,媽媽警告你,給你一次機會,明天再這樣,不遵守考試規則,就不能做了。”
說完,我拿了一塊橡皮擦給他。做完作業了,兒子叫我檢查:“老師說要家長檢查,還要簽名。”
我看了看,簽上了我的大名,沒有啰嗦、沒有改正、沒有建議,就這樣完成了第一天的作業。
第二天,不出我所料,兒子作業了大概10幾分鐘,突然,走出書房,邊走別說:“媽媽,我上個廁所”,廁所出來,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拿起一個蘋果啃了起來。
靜靜地,等待他,過了好一會,他才慢吞吞的想走進書房,“干嘛呢,兒子?”我平靜的問道,“做作業啊!”兒子丟下一句話。
“哦,是這樣,因為你違反了做作業的流程,所以,今天的作業不能做了。”
不難想象,兒子的驚愕、哭鬧、委屈一股腦的發泄了一通。
寶貝的所有情緒都接納,讓他發泄完,平靜后,我輕輕地說:“寶寶,看看墻上貼的做作業流程,你違反了哪一條?”
“所以,今天的作文,完不成了。”“好吧,媽媽,那明天劉老師肯定會批評我的……”
第二天,送兒子上學后,我就溜進了劉老師辦公室,告訴了她,兒子沒有完成作業的來龍去脈,并懇親老師配合,狠狠地批評兒子,最好有嚴厲的懲罰。
劉老師很給面子,按照我的請求去做了。所以,那一天,我兒子經歷了難忘的一天。
各位知道嗎?兒子那天回來后,因為受到了懲罰,知道了,作業如果沒有完成,是自己的事,只能自己接受,后果自負!
從此以后,兒子的作業,我再也沒有操心過,當然,孩子嘛,偶爾的反復,還是會有的。
最近央視大火的節目《一本好書之月亮與六便士》的英國作家毛姆說過:“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方法。”
04
因此,無論如何,把責任還給孩子。
幫助孩子有責任心的方法:
流程------體驗------等待------認可;
即,教給孩子做作業的流程、然后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體驗過程中,家長不插手、閉上嘴,靜靜等待,最后孩子完成后,只要是他自己完成的,給一個真誠的認可。
即使,像蜜糖的兒子,雖然沒有完成作業,受罰了,沒有指責、沒有埋怨,只送給了孩子一句話:“寶貝,媽媽向你學習,出了事情,勇于承擔后果,不愧是男子漢!”
寫在最后的提醒:
當然,以上方法,或者只是適合學習能力中等及以上的孩子,
如果孩子太弱,學校都處于半放棄狀態,恐怕還是陪伴更重要。
千萬不要讓孩子感受到學校放棄他了,連爸爸媽媽都放棄他了。
至于孩子為什么會弱?學習能力為什么低下?可以看看蜜糖的《救救孩子的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