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豆腐吧!
小時候在老家,尤其是寒冷的秋冬季節,最盼望的是那一聲吆喝:“換——豆腐吧!熱豆腐!”
一聽聲音,就知道是村東頭的李七兒推著他的小推車來了。于是,媽媽會盛好一大碗的黃豆,讓我端著到大門口,而李七兒的“攤位”旁邊,早已圍上了好幾個像我這樣的孩子。
他常常讓我們自報黃豆的斤數,有時候放到他的秤里再復秤,有時則省略了這一步驟,因為都是鄉里鄉親,誰信不過誰呢,誰又會騙誰呢?根據我們自報的黃豆斤數,李七兒很快換算好對應的豆腐斤數,他先揭開蒙著豆腐的白布,一股熱氣頓時氤氳開來,豆腐的香氣趁機鉆入我們的鼻孔,我們都忍不住多呼吸幾下。他拿著切豆腐的刀子,先在一旁裝有冷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橫著平行地切幾刀后,再根據需要的斤數豎著切,然后用大拇指稍稍按著這塊兒豆腐的上面,其余四指順勢插入下面,這塊豆腐就被拿起來,放入秤盤兒里,象征性地秤一下——他給的秤只多不少呢。
當時,我們村不只李七兒一人賣豆腐,同時賣豆腐有大概三四家。僅從吆喝聲中都能分辨出誰來了。大多賣豆腐的是邊走邊脫口而出的“豆腐”,或者是“熱豆腐”,聲音短、急,不婉轉;但李七兒就不同,他的吆喝極具特色,你聽,“換——豆腐吧!熱豆腐!”是一氣呵成的完整的句式,一個“換”字拖得長長的,說明是交換,既然交換,就是公平,就是信任;換什么呢,自問自答,換香噴噴的、熱乎乎的香豆腐啊!聽到這聲音,想到這東西,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的心里都是暖暖的呢!最后三個字里面,充滿著自信,充滿著喜悅,充滿著勞動者的自豪。
于是,除了他的豆腐真的做得好的因素外,我們村的人都愛聽他的吆喝聲,都喜歡換他家的豆腐。
忘了介紹,李七兒個子不算高大,只有一米五幾的身高,稍瘦,還有一點羅圈腿,但是,他就是靠著這個手藝娶妻、生子,最后安享天倫之樂,并且給了村里人永遠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