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三年市場,五年運營,忽然在30歲的時候感覺有點力不從心,謹以此文紀念自己在運營路上看到的坑,并分享給大家共同成長。
?從各大招聘網站來看,互聯網運營?有些崗位找工作難了起來,例如:流量運營、平臺運營和品類運營,是因為過年崗位變少了?還是行業進入新階段?
自從進入2016年,各種關于互聯網項目倒閉、關停、清盤的消息不絕于耳,BAT巨頭林立和各導航網站一起將流量瓜分殆盡,中小企業從搜索引擎獲得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流量運營這個崗位就變得可有可無,同樣依附于流量存在的平臺和品類運營,這兩個崗位離開大平臺變得毫無意義。
互聯網下半場,對于互聯網運營來說,也是一場重新洗盤的過程,進入真正的運營時代。傳統意義上的運營是對企業的經營運轉進行配置讓企業進入高效運轉的手段,現在的互聯網運營越來越向這個?方式看齊。基于這一點企業對互聯網運營的?有了更具體的要求,比如很多企業在招的內容運營、用戶運營、產品運營。
1.內容運營——一花一世界,你看到只是運營想讓你看到的
很多公司的招聘title都寫著內容運營,點進去要求五花八門,中小企業要求全能寫手,也就是文案;也有企業要求各種熱點活動手到擒來,感覺又是內容營銷;還有公司要求新媒體、今日頭條等各平臺賬號維護,這就是傳說中的大坑新媒體;也有少數企業武要求懂產品規則、文要能社區內挑逗用戶、寫得出內容篩選標準,這個看上去是社區運營的其實最接近內容運營的本質。
在這個消息井噴,人人追求個性化的時代,內容運營正在走向PGC(專業生產內容)向UGC(用戶產生內容)時代跨越,內容源頭非常多,?運營需要做的是篩選和整合,符合企業的用戶調性,?離用戶越近意味著離安全感和錢也就越近,機會也越大。
隨著小紅書、什么值得買的崛起,內容運營變得尤為重要,同樣是內容導購網站,更早成立規模更大返利網們就顯得LOWLOW的呢,這得從行業和商品本身來說.內容運營究竟適合那些行業,下面我們就梳理一下行業和商品分類:
A.通用產生內容 ?完全標準化的商品,用戶只要考慮買或者不買,典型行業就是礦泉水等標準產品,不需要對用戶進行產品認知,同樣的商品大促我就買買買。
?B.適配型商品 ?需求因人而異,比如書籍、知識、學習 不同的人會根據自己的需求、身份、品味、偏好來學習,區別不同選擇不同,這類內容運營適合培訓機構、以及大數據支撐的電商平臺。
?C.高決策成本:例如房、車、無人機等給重要的人送禮等覺察,意為要消耗大量的決策成本(精力或金錢)這類包含手機、家電等需要測評的商品。
這三種商品類型,第二類和第三類是UGC內容運營可以充分挖掘的運營點。
返利網的商品就是以第一類為主,選品主要來源于招商,招來的多是標品,而小紅書和什么值得買則是依靠測評和消費指南起家的,商品主要來源于用戶推薦,只不過后來小紅書找到了一條成功變現的路,在下一篇中具體分析淘寶、小紅書、什么值得買們的內容運營分別怎么做,垂直細分行業應該走哪條路。
2.用戶運營——關乎下半場企業的活力指數
為什么聯想幾十億的銷售額估值一直下降,而小米緊靠屌絲機能夠逆襲,用戶產生了巨大的勢能。
當獲取新客戶成本越來越高,?基于數據分析維系老客戶的用戶運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離客戶最近的我們叫客服,客客氣氣拒絕服務,現在的角色需要離用戶近, 能和大批量的用戶玩起來,熟知AARRR模型,并準確?掌握好當下產品現階段在用戶群體中應該扮演的角色。
A: 獲取用戶
傍大款:利用開放平臺,社交網站的第三方開放接口導入用戶,并最大程度的轉化成自己的用戶
造名人:種子用戶,能帶來其他用戶的用戶,比如知乎專家列表、微博名人或意見領袖
善借物:
A:提高用戶活躍
留存:活躍用戶帶動不活躍用戶,種子用戶,活動策劃,成長體系,數字營銷
成長體系:借鑒游戲產品的任務系統,經濟系統和等級系統,利用用戶的貪嗔癡的人性
種子用戶:利用知名種子用戶帶來用戶
數字激勵:利用從眾心理把不活躍變成活躍
VIP用戶:差異化對待,新版本內測嘗鮮,讓vip用戶享有特權
R:提高用戶留存
節流:定義流失用戶,構建用戶模型,定義流失窗口區間
召回:召回用戶,確認用戶價值訴求
定義流失用戶,構建用戶模型,定義流失區間窗口,不同產品流失窗口不一致,對即將要流失的用戶在后臺建立流失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給予運營人員警示,并采取相應措施
比如QQ郵箱召回:例如某某想加你為好友,某某邀請你回答特別擅長的問題
防止用戶流失:對已經流失的用戶精細分析聚類,找到用戶流失預警指標
R:獲取收入
定價策略:新品定價、心理定價、折扣定價、差別定價、成本導向,需求差異,競爭導向
用戶持續買單、積分、虛擬貨幣、勛章成長體系,交叉銷售,續費提醒,特殊通道等
R:自傳播
用戶自運營,用戶行為循環閉環,分享推薦等出口
分享邀請:形成用戶行為閉環,用戶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通過分享和邀請的方式導入更多的潛在用戶,并給予物資和精神方面的獎勵。
口碑傳播:社會化媒體病毒營銷、創意推廣和事件炒作等,形成產品的話題力和故事力,將產品人格化,情感化,和游戲化,吸引用戶眼球,引爆流行
產品尖叫機制:用戶之所以或成為回頭客,一定是產品在功能、內容或運營機制方面超出了用戶預期,促使用戶發出尖叫,瘋狂愛上產品,從而實現人人都是產品的傳播大使。
關于如何找到企業的用戶模型也會在以后的文章中提到。
3.產品運營——理性和感性合二為一
運營和產品通常是一對好朋友,運營擅長發散思維做策劃,而產品善于規劃路徑,批量處理,互聯網升級之后對運營的要求也變得更高,要求運營能夠規劃的穩定輸出,同時需要了解產品經理的各項技能,對這個角色的要求通常是完美的理性和感性融為一體。
產品邏輯這個角色我理解的并不好,希望能有小伙伴加入共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