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T王好好
朋友去看了燥熱悲傷的“失戀藝術展”。
遺憾的是,當得知這個消息時...展!已!經!結!束!了!
一般不愿意寫情感類的傷痕文學,以痛點換痛點,太痛。
這種痛本該就自行消化,拿出來不斷的舔舐,傷口只有兩種結局。第一,麻木不仁,結痂脫落;第二,傷口撒鹽,無限循環。
都挺沒意思的。
雖然當年我也是個祥林嫂,不斷說著自認為悲痛的過往——換來的只有口渴。
誰沒失戀過呢?失戀過的人都是英雄。
20歲失戀那一年,我和所有失戀者一樣——哭泣、心痛、失眠、不吃飯、浮腫暴瘦外加幾次的犯賤。幾年的時光付之東流,我們還是沒有在一起。
現在想來,只覺得那個時候的自己太年輕——執著于在一起、執著于占有、執著于像物品一樣的“得到”、執著于在對方身上找自己存在的意義。長大后便深刻認識到“分開是最好的決定,占有是失望的開始”的深遠含義。
你永遠無法占有一個人,因為那個人只屬于TA自己;你永遠無法在TA的身上找到你存在的意義,因為TA也正在尋找。
所以,你本子上曾粘貼過的、外套夾層隱藏著的還有錢包無意間掉落的泛黃車票,曾經一定陪伴著你跨過萬水千山,看望你心愛的姑娘。
在我生命里烙印最深的一張車票大概是四年前“九江——蘭州”的火車票:30.5小時、綠皮車、站票、頭頂吱吱作響的電風扇 、 廁所/過道/硬座底下都是人的十一黃金周 、嘈雜的聲音 + 各種味兒。
為什么說失戀過的人都是英雄呢?很簡單,那段難捱的日子里只能自己幫助自己走出來,沒有別人。
為什么要失戀?失戀的意義是什么?
失戀的原因多種多樣,100個人可能會有102種失戀的原因。所以,究竟為什么失戀?可以選擇問問自己,如果問自己也不知曉,便統統可以歸結為——“只是不愛了”。
戀愛和失戀一樣,需要磨合。磨合的對象不止你的戀人,還有你自己。戀愛過程中請記得感受雙方的情緒變化、記得包容、記得為了什么而爭吵、記得溝通、記得不執著不強求...失戀?接受、祝福外加遺忘。
失戀的意義是什么呢?用暫時的痛苦喚醒自己,學會成長、接納、自愛、獨立...這里不排除可能會讓你變的更加偏激的意義,但偏激往往是會造成更大的傷害與自身學習議題。想想家人和朋友,務必妥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如何更好的應對失戀?
1、全身心的投入失戀的情緒里,大哭大笑都可以。不要覺得丟人,讓情緒自然流通發泄對身體與失戀都是很好的治愈方式。如果這種負面情緒淤積在體內會生病會嗓子啞會有白頭發。
2、可以學一門新的具有挑戰性的技能,來轉移注意力。不建議暴飲暴食,吃東西是因為覺得寂寞,屬“上癮癥”的一種。治標不治本。
3、做自己喜歡并讓自己感覺到快樂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彈琴、讀書、手工...讓自己感覺到專注與快樂,便會慢慢找回自己。
4、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與人聊天。積極的心理暗示會改變低迷的心態,與朋友聊天是一種發泄方式,跑步也是如此。
5、最重要的一點,內省。知道這段感情的結束需要你學會什么。或許你太依賴,不夠獨立;或許你自卑,讓對方感到喘不過氣;或許你將全部的愛給對方,而沒有好好愛自己;那你要學會的是獨立(拿回自己的力量)學會自信(魅力是自信+自我提升,不是盯著對方一舉一動)學會自愛(先學會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別人)。不進行內省,你的下一個伴侶與你現在遇到的情感問題并無兩樣,只是換了個皮囊。問題過不去,總會吸引同樣的問題。
6、一點真相:靈魂伴侶不是你的另一半,也等不來。靈魂伴侶在你之內,你需要做到將內在的陰性與陽性面做到整合融合,成為更加完整的自己更加有力量的自己,便會遇到真正適合你的完美伴侶。
以我內在的愛與神性,祝福你。
我是ET王好好
初來乍到,余生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