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老成,說不出讓所有人認同的道理,作為一個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小痞子,無謂是否該瘋瘋癲癲去經歷是是非非。
過往的人生之路一直在教與學的應試階段成長,還是千篇一律的的選擇了順從,那些在成長中彰顯的離經叛道還是在途中任性妄為的掠奪了。導致我在好多時候,拒絕不了也不樂意接受,常常輾轉難眠。
想了一個辦法,找個人傾訴,希望把這些源源不斷的困惑可以暫時緩解,有一天,一個人告訴我要學會“妥協”,就是在掙扎了還沒能力改變現狀的情況下選擇妥協,聽完之后我覺得很有道理,為此還發了一條說說,來證明我想通了。可是,這不能說明什么,只能解釋在想通那一刻,心境開闊了一些。
我不知道全世界的同齡人此時此刻在思考著些什么?是否已經脫離了這個群體,成為佼佼者,或者還是享有90后獨有的資本,嬌縱奢華,或許如我一樣,滿腹躊躇,給自己施加無形的壓力,沒有人逼我這樣做,只是心底的欲望還是在不受約束的滋長,“妥協”是否真的能做到?我生活的圈子太單純,所有的人經歷的壓力太小,大家仿佛都有一種心理,就算學著思考,現實也不會有多大改變,還不如沒心沒肺的繼續“妥協”,那么這種說法是否能解決問題,始終百思不得其解。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吧!
這里沒有萬達金廈,沒有夜色酒場、職場風云、家庭倫理、出軌家暴、政商要情……,所有視野思維僅僅漂浮一頁,只要來一場大的風浪,隨時都可以擊垮這些堆積的附屬品,“妥協”是否能救得了落差,呵!我也是語無言以對。
從前心理上沒有這么大的改變,單純如嬰,成長孤獨可怕,所有人看起來如白紙一樣,白凈純潔,實則不知經歷了多少社會人情世故的沖洗,這一道道的復雜的社會工序,足以把一個人打磨的平靜無顏色。
社會分工決定了一路上志同道合的人太少,我只能拿小時候和成年后做對比。小時候有什么困惑都可以值得傾訴,有父母,有老師,有同學,有朋友,問題足夠小,困惑也是可以被每個人就地解決,成年后仿佛世道變了,出現在身邊形形色色的群體,卻怎么也解決不了困惑,就算有,沒有站在同一角度思考問題,事情還是原地踏步,滿足感還是很少,誰都配合著彼此的演出,不言不語!
心路就這樣摸索著……
好心的朋友勸我別想太多,別注重太多,別給自己無形的壓力,可我還是無法去拒絕思考在別人眼中不值得的東西,即使明明知道這樣會把自己陷進一個死循環。心情莫名的不好,各種關系處理的一塌糊涂,渴望與人交流,卻在交流中得不到慰藉,渴望獨處,卻在獨處時更加茫惑。這是不是網傳的抑郁癥呢?
學校里的課程越來越緊,滿滿的專業課讓我不知所措,也感到越發的吃力,離畢業實習的時間也越來越近,創業的思路還是迷糊成一團,多數時候暗自懊惱著自己的有心無力,可當站在陽光下時,我還是會依然以光鮮示人。喜歡上了逞強,喜歡昂起頭永遠表現出一副毫不費力的姿態,也從不愿讓人看到我油頭垢面的努力和灰頭土臉的失落。更不愿將內心瘡痍坦白,總是假裝強者,假裝什么都好,無意間剝奪了自己被安慰的資格,積極尋人解惑,倒也是落了個要妥協的說法。
不巧的是,最近也走到了感情的低谷,怎么會把所有鬧心的事情積攢一塊了。因為這些思想上的壓力,導致人也是木訥的,提不起精神,兩個人在一起時總是以沉默面對彼此,可能明明很清楚知道對方在心里說了多少話,但表面上總是以高冷示人,就這樣無所謂不歡而散 ,心好似都隔著一條或寬或深的河流,難以泅渡,感同身受永遠比不上冷暖自知。
想不通啊!人們為何總是一邊渴望著擁抱,一邊又享受著孤單,一邊憧憬著貼近彼此,一邊又親手劃開距離。
上床睡覺吧,黎明的到來不一定能給人希望,能抹去昨日的昏暗。內心不夠強大,做什么都有感覺是在糟蹋自己,身心疲憊已毫無心情再去折騰,小情緒的抑郁真是個可怕的東西。
我很想知道,在接下來的路上我該繼續保留這樣的自我,還是改變大部分的自己去融入妥協的生活,現在的這些微小的改變讓我覺得很累,我試圖去尋找依賴可是發現這樣做是錯的,不僅遭人嫌棄還會又一次陷入沉思,可悲啊!最孤獨的時候竟然沒有一根可以讓自己抓住的稻草。
晚更一盞燈,迷途漠良人……
心路殤殘,糾葛解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