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多少粉絲?
今年年初,我試著在網(wǎng)上發(fā)文章。剛開始,我有些著了魔,常常有事無事就打開手機頁面,來看自己發(fā)的文章有多少閱讀量,看有沒有人關注、喜歡,看有沒有人轉發(fā)或評論。有時半夜醒來,也要拿手機看一看,看自己文章的信息有沒有更新。可惜,點擊閱讀量一般只有幾百,多的也就一千多;關注、喜歡、轉發(fā),屈指可數(shù);評論?——幾乎看不到。我很有些落寞了,也理解了別人的落寞,還希望鞏固和提高自己的關注度。于是,我把那些關注過我的、喜歡過我的、轉發(fā)過我的人,都點開來看看,加上關注,時常給他們點個贊。我的關注度沒有多大的提高,而眼睛卻因看手機時間過長,加快了模糊的步伐。
我的心慢慢冷了下來。我時不時地問自己:我到底需要多少關注的人?
過去,我們寫文章大多是希望在報紙雜志上發(fā)表,希望有讀者,更實際一點說,還希望能掙點稿費,能出名留名;并沒有古人“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的境界。但想一想我現(xiàn)在,年已奔五,正所謂“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矣”。天生愚鈍,才力不逮,已是事實,難以回天;著書立說,早已成癡人之夢,又何必自尋煩惱?如今,科技昌明,惠及萬民。年少者在網(wǎng)海中騰挪馳騁,正是海闊天高,魚躍龍飛;我輩緩步于后,稍附驥尾,順乘龍云,悠閑地賞玩路邊風景,逍遙于霞光霧濤之中而不滯留,豈不最妙!網(wǎng)上寫作,能展示自己,又有若干讀者,圓了寫作夢,實為幸事。掙稿費,圖出名,對我來說實為非分之想,就算了罷!關注的人多,當然是好事,但付出的一定也要多,我還想多活幾年,就悠著點了。
當然,年輕人則不同。對于他們來說,一切皆有可能,不試試怎么知道自己行還是不行。寫作這種活與其他的手藝一樣,越學越精,而且越寫會越有味,如飲瓊漿不能罷休。一旦有人出版你的作品,你可能就一發(fā)而不可收。“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網(wǎng)海無邊,機會無窮。祝你前途似錦!
再說,年輕人出點格也不甚要緊。來點干貨,正常;打一下擦邊球,沒問題;標新立異,更是應該,那是年輕人的專利。不觸法律的紅線,不忘良知的底線,吸一下人的眼球,掉一下人的味口,拉升一下點擊率,能夠理解。我含笑不語。
可我已老朽,腰腿已不靈,發(fā)已蒼,臉已黑,心已實,口已難言違心之語,身已再無魅人之姿。感謝那些關注我的朋友,絮我不能為你們多做什么。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