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5/12 美麗
今天的精華解讀,真是讓我大徹大悟。也讓我的生活多了份前行的力量。希望這股刻骨銘心的力量能持續照亮著我前行。
本書從心理學解釋了自律,愛,信仰;也從治療的無數案例中分析了很多的誤區。讀完之后真是酣暢淋淋,恍然大悟。原來投射在自己身上的問題,背后的根源一下就清楚了。
什么是自律?直面問題,主動要求自己去面對,并且解決它。過程中學會承受痛苦,解決問題,痛苦才能變成我們學到的知識,經驗,我們才能在生活中克服一關又一關,走向心智成熟的彼岸。
不自律的表現有哪些?延遲時間,逃避現實,希望問題自動消失;對問題視而不見,敷衍暫度難關;借助藥物;神經官能癥,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讓自己痛苦,逃避方向。這些通常在我們身上都有投射,不自覺或自覺地表現出來。我們一定要時刻審視自己。
自律的原則是延遲滿足、忠于事實、承擔責任、保持平衡。
這里主要說說延遲滿足,對于孩子教育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讓孩子知道,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付出應有的努力和條件。這樣長大才不會因為大人沒有滿足自己的要求而變得任性和權力之爭。過分滿足孩子就會造成缺乏耐性、不能吃苦、自私、不考慮父母感受。所以對于孩子的教育要先從延遲滿足開始。隨之年齡增長在讓孩子慢慢去理解和應用其他三個原則。
愛
生命賦予我們肉體同時,同樣也賦予了我們愛。
愛就是行動,就是付出,就是給予,就是奉獻,愛更是自律的動力。
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的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識。
不是真正的愛的有墜入情網+過分依賴+精神貫注+自我犧牲。
我們要檢醒自己對孩子是否有過分依賴,不能放手,不能接受孩子是獨立個體。不尊重孩子的選擇,強加自己的意愿給孩子等這些錯誤的愛的方式。
愛的表現是什么?
讓我們學會尊重的傾聽、承擔風險、保持獨立、充分投入從而達到懂得自律。達到自己的心智成熟。
人生路漫漫,只有不斷剖析審視自己,才能達到自我完美的狀態。
讓愛的力量喚醒我們不要懶惰,讓信仰的力量呼喚我們去勇敢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