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歲月神偷》電影出的時候,聽說票房不怎么樣,但是口碑卻是不錯的。今年我終于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我覺得以后當我感到絕望的時候,我還會回來看第二遍第三遍,因為這部電影里就是我們的生活啊。
電影開頭是弟弟天真的在買魚店看完金魚順走小烏龜,歡快的英文歌顯示那個年代香港的一點一滴。弟弟回到家,電影的平民人家色調就開始了,有一個每天辛辛苦苦做鞋的爸爸,有一個兼顧“家頭細務”的媽媽,有一個讀書很棒成績很好體育還經常拿第一會音樂的全能哥哥羅進一,和一個永遠倒數調皮搗蛋的弟弟羅進二。我一直覺得純正的香港粵語會讓人在看港片的時候更有感覺,而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為了票房開始向內地轉型改用國語反而摒棄了港片的原汁原味。因為我始終覺得,港片只有用粵語表達才能有香港的味道。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香港實行中英文授課,中英文也是必考的科目,正如影片里那個收租的督查一樣,在香港中英文很重要,但是英文更重要,他在和弟弟聊天的時候每一句都在諷刺羅家“low”,在搶月餅的過程中,督查像笑面虎,看似善良實質兇狠,而弟弟毫無意外不能奪回月餅,正如他拼命想倒背24個英文字母一樣,窮人家永遠都是被欺負的命運。
哥哥體育經常拿第一,會彈吉他,懂很多知識,因此俘虜了芳菲的心。但是在芳菲生病的時候他去看望她他就明白了自己和她的差距,她是有錢人家的小姐,她的媽媽漂亮會鋼琴,她的家里有一個大大的魚缸,而他的媽媽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鞋匠夫人,他的紅彩雀注定也融入不了她的大魚缸,最后他開始慢慢疏遠了她。
他比賽輸了第一成了第三,很久之前他曾經說過,拿第一很簡單拿第三很難,只有弟弟才會認真,哥哥告訴弟弟其實任何比賽第三不算贏第二不算贏,只有第一才算贏,對啊,任何比賽我們都應該去全力以赴拿到第一。可能這也是為后面哥哥太勤奮得血癌而埋下的伏筆、
故事進一步開始了悲劇的情調,奶奶的歲數將盡,哥哥在芳菲離開美國前送了她一程,而羅記鞋鋪也在臺風中跨了,哥哥被查出了血癌。媽媽和弟弟哥哥去北京求醫但被告知哥哥的病已經沒有辦法醫治了。媽媽一直告訴自己告訴哥哥:做人總要信。因為沒有錢,哥哥在醫院并不能好好養病,哥哥要輸血,爸爸把自己的結婚戒指當掉了為哥哥籌錢輸血,媽媽看著200塊錢,在護士面前流著淚握住了爸爸的手,那雙手在歲月中被戒指套出的痕跡深得像生命刻下的凹痕。這就是窮人家的辛苦,這就是窮人家的親情,我沒有錢,但是我還是要救你,哪怕希望已經不大了。
在輸血之后,芳菲來看哥哥,她把白玫瑰送給了哥哥,他們在醫院接了吻。而她走后,哥哥終于支撐不了了,血水染紅了散落一地的白玫瑰。像是有心靈感應一樣,弟弟和爸爸媽媽都預感了不好的事情發生,最后哥哥被披上了白布。在葬禮上,爸爸拿著哥哥錄好的歌在葬禮上放。那首歌像是哥哥生命的寫照,彩虹曾經掛在天上,我的人生像一個夢,過去拂過天際,我獨自徘徊,走完了這一生。
爸爸為哥哥拔了一株花插在墳邊,他說做人最重要是保住一個頂,有一棵樹哥哥可以遮陰,他雙傷痕累累的手牽著弟弟的手,觸目驚心。弟弟很傷心,他想到奶奶曾經和他說過,如果你愿意放棄心愛的東西,扔到苦海里去,把苦海填滿,那么你就能見到心愛的人。弟弟一個人走到海邊哽咽著把他所有心愛的東西都扔到了海里,但是哥哥還是沒有回來。過去和哥哥的一幕幕浮上心頭,哥哥哥哥,我把心愛的東西都舍棄了也填不滿海,你為什么也不回來。
幾年之后爸爸也去世了,弟弟和媽媽來看哥哥,弟弟終于讀到了哥哥的學校,把24個英文字母倒背如流。
不知道看到了哪里我開始流淚,這部影片有種很特殊的味道,家很溫馨,生活很難,小人物的悲哀,但是還有掩蓋不住的親情與愛,這里面是一鍋濃濃的港味,給每個看電影的人留了回味的馨香。而這部電影的每一個角色不得不說都演出了神韻,無論是弟弟的調皮搗蛋,哥哥的優秀,爸爸媽媽的相依為命,李治廷作為英國高材生,像是為角色而生,吳君如的巧舌如簧仿佛是平常的自己,而任達華飾演的爸爸,就是內斂實質無私的爸爸。我們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熟悉的人,我們能體會那種心酸的感覺。生活真的很難過啊,我們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別讓白發人送黑發人。無論如何,難過的時候想想你的身后還有比你更痛的的父母。我喜歡里面的每一首歌,它把悲傷撫平,讓釋懷滲進悲傷的人心里。淡淡的旋律,像雨后新鮮的草地。
想到金玟岐的同名歌曲,能夠握緊的就別放了,能夠擁抱的就別拉扯,時間著急的沖刷著,剩下了什么。原諒走過的那些曲折,原來留下的都是真的,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晴時有風陰有時雨。歲月,是幻變的生命里最大的小偷,生命變幻無常,請你記得珍惜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