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與知乎在江湖并稱“分享你剛編的故事”神器,但凡故事里有個姑娘或者抖機靈就一定能上熱門。
然后在里面聽到李志的歌看到一個評論挺有意思——現在的男孩兒不踢足球不聽搖滾,還說我一個女孩兒聽的歌野。
這句話其實聽起來覺得很得勁,但其實也就那么回事兒,因為現在人都愛給自己貼標簽,男孩兒就應該仗劍走天涯,再不濟就是為了車貸房貸累到死,不敢說自己壓力大,說了就是沒出息的懦夫。女孩兒就應該閨中繡鴛鴦,從小就被灌輸家庭至上主義,哪怕上床都不敢叫聲太大,穿個黑絲襪就是bitch。
放屁。
我從來不覺得音樂有高下之分,只要聽完你能從中得到點什么就夠了。沒必要標榜自己,也不需要判別高下。
我聽周杰倫、薛之謙、中國流行100首的時候我覺得沒什么不好,“故事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開著”這些歌詞至今都留在我的青春里無法抹去。
而且普遍來說,聽鳳凰傳奇的人都比聽李志的人有錢,這個社會的經濟大權都掌握在聽鳳凰傳奇的這部分人手里,他們已經沉淀到可以再造出十個李志來打倒真正李志的經濟地位了。
這是小眾音樂的悲哀,中國現在的獨立音樂說白了大部分都是網絡歌手,操作手法和盈利模式跟十年前的《老鼠愛大米》沒什么區別。
但這也是小眾音樂的魅力所在,現在的中國獨立音樂歌曲質量稍微好了一點,可能因為當初那群垮掉的90后也稍微沒那么垮了吧。
論明星效應,十個李志都比不上薛之謙,哪怕他做了一件我看起來真的巨牛逼的事——三三四巡演。
但沒關系,
長得那個樣子
還是只能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