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橙子童鞋
文章的開始,我想引用人民日報今天微信發(fā)文的一句話開頭“今天,致敬老兵,致敬那場不屈的戰(zhàn)爭”。
是的,就是那場戰(zhàn)爭,今天我們又提及了,可以說除了極少數(shù)中國人民,大家都知道中華大地曾經經歷過一場八年的抗戰(zhàn)。
今天是2017年7月7日,80年前,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zhàn)。
“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zhàn)的起點。
之后大半個中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無數(shù)中華兒女拋家棄子、不顧生死,為保衛(wèi)山河浴血奮戰(zhàn)。
“一寸山河一寸血”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華大地共埋葬了3500萬名軍民,你想想,那是八年的時間,那是上個世紀建國之前的數(shù)字,中國現(xiàn)在也才13.8億在戶人口。
今天,我們致敬老兵,致敬那場永不屈服的戰(zhàn)爭,致敬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李維層,1944年助遠征軍反攻滇西,馬踏日寇,逐日寇出國門,2017年1月23日逝世,享年91歲。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那一年,他11歲。
路珍樓,參加了廣東、廣西昆侖關等戰(zhàn)役。戰(zhàn)火中,救治了很多傷兵;退役后,定居騰沖治病救人。2017年4月10日逝世,享年102歲。
“不為良相,必為良醫(yī)”
那一年,他22歲。
張積善,在一次運輸彈藥途中遭日機轟炸,右手臂被一塊彈片擊中血流不止,手指終身殘疾
他常說:“”國難當頭,匹夫有責。”2017年4月24日逝世,享年93歲。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那一年,他13歲。
陳廷儒,1939年9月,面對日寇野蠻入侵,他毅然參加新四軍游擊隊,與日寇殊死搏斗,親人卻受牽連被殘忍殺害。2017年4月27日逝世,享年104歲。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那一年,他24歲。
這就是老兵們的故事。
聽到這里,應該有很多軍旅夢的人又開始萌發(fā)了,我要參軍~~~
曾經18歲的我,也想過上軍校,不是因為什么男兒當自強,馬上取功名呀,純粹就是抗日劇看多了,覺得軍人帥而已~~~
1、這個時代,愛國不分軍人和人民,大家都是中華兒女
如今的中國早已經不是那個“小米加步槍,打敗飛機大炮”的中國了,我們有原子彈、氫彈、遼寧艦......,一場戰(zhàn)爭的勝利,軍人固然是主力軍,但人民更是后備軍。
當國家遭受非正義對待時,我們就必須負起我們的責任,可能你可以移民,但是一個沒有國家的人,在異國會受到尊重嗎?
愛國的不只是軍人,人民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國。
2、我們要的不是盲目的愛國,而是理性的愛國
“歷史扭曲的教育是有罪的,但是人民本身是無罪的”,可能我們或多或少看到很多外國對中國過去歷史的扭曲教育,但是我們應該清楚,這是他們國家的選擇,并不能代表他們個人,如果我們因此仇視,其實我們自身就是在進行扭曲的教育。
所幸的是,從之前的釣魚島事件的打砸到現(xiàn)在韓國薩德的理性抵制,理性愛國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中國人民的重視。
3、背叛歷史等于犯罪,但片面的歷史等于不尊重歷史
在娛樂產業(yè)迅速發(fā)展的今天,電視中循環(huán)播放著“抗日神劇”,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后面更是引發(fā)出了“抗日偶像劇”等雷人影劇,一方面喊著愛國,一方面不尊重歷史,兩者何以共存,良心何安?
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是從抗日影劇中去了解抗戰(zhàn)歷史,更多應該的是主動去閱讀抗日史實。
1937年,今天的中國,致敬老兵,致敬那場永不屈服的戰(zhàn)爭,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大家好,我是橙子童鞋,今天我是在簡書發(fā)文第五天,也是無戒21天日更挑戰(zhàn)營的第三天,與諸君共勉~~~
請大家多多支持,點點關注和喜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