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刷東京女子圖鑒,劇是好劇,短短二百多分鐘讓一個女人從二十來歲的青澀成長到四十來歲的嫻雅,節奏酣暢淋漓。
二十來歲立志離開小城市,去到那個承載了千千萬萬個相似又相異夢想的城市。四十來歲,交往過溫暖而平庸的男孩;釣過有錢多金無比浮夸的高富帥;也被有婦之夫騙去做情人;羨慕家庭美滿的幸福而過上穩定無趣的婚姻生活....最后幡然醒悟,這樣的婚姻也是著實沒有任何意義,離婚過上和gay蜜搭伴的生活,卻還在偶遇自己眼中的人生贏家后又開始了新的羨慕與折騰,她說:“所以,我們都要加油啊!”
劇本結尾的這句話,讓我不禁打了個寒顫。
要為了什么加油?人的一生,是真的為了不斷羨慕各種各樣的人而用力嗎?
很多人說,這部劇,很寫實,東京就像是中國北上廣深中的任何一個城市,而女主綾可以替換成任何一個在這個城市里摸爬滾打的女孩。
可是,仔細一想,能像綾一樣經歷成長的女孩,不及萬分之一。綾是體會過單純美好的愛情的,然后也在和接下來的幾位交往對象的相處中,不斷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品質與審美品味,逐步向自己羨慕的樣子靠近。終究是在自己的能力匹配范圍內接觸到了最好的那個人啊,高富帥也好,有婦之夫也好,沉穩的結婚對象也好,對于綾來說,這些人帶來的,恐怕遠遠多于一段好的愛情結果。
那么現實中,大多數女孩,至少會失敗在釣高富帥的那個階段吧,步步贏的生活,大抵只在烏托邦。
綾每次的選擇,也都是忠于自己的追求所做出的。
初到陌生的城市,一個人生活,寂寞了,于是和同樣來自家鄉秋田的暖男在一起。其實最喜歡還是綾和秋天男在一起,大概因為這是唯一一段,沒有摻雜任何雜質的愛情,平淡但舒服。
但對于綾來說,生活有平淡的愛情,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的二十年,綾接連不斷的羨慕,不滿足,然后離開。離開居住的老地方,離開已不能帶給自己更多新奇的伴侶,離開那個過氣的老東家。
像綾這樣做選擇的女孩,少之又少。多數人是無法灑脫地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在每一次決定的時候,被身邊亂七八糟的事情所囿,最后屈于現狀,這才是常態吧。
但是屈于現狀,又有哪里不對?
沒錯,每個人從小都有各種遠大的理想,但是誰說人生贏家就是要實現這些形形色色的理想,而為什么,人人都要做人生贏家,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
反之,又為什么,用力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就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講到這里,似乎是一個無解的問答題。
因為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沒有標準的啊!
前幾年一直流行一句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很多人拿這句話自我調侃,實際上是來自于潛意識中想要卻得不到的生活,想成為卻成為不了的那個羨慕的人。其實迎娶白富美未必能走上人生巔峰,而什么樣的生活是人生巔峰,每個人心里都是有一把秤的吧。
選擇參與東京這場游戲的女人們,作為角色扮演的主人公
一個個填充完成游戲的要素
鄰家的草坪總是綠的 寬闊的
然后還會美得令你生妒
綾和gay 蜜最后的總結陳詞也是滿滿的負能量,卻說的都在理。?
人的貪婪是永遠滿足不了的,綾所做的任何選擇都不必被放在評判的位置,為了填滿欲望的無底洞,而做出別人無法理解的選擇和決定,也無法judge孰是孰非。 兜兜轉轉繞一大圈才發現幸福的真諦,也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吧。
本就沒有選擇的對錯,而承擔選擇的后果,才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具備的勇氣。
曾有朋友告訴我,要活的用力又隨意。
用力又隨意,這樣的信條,是用繞過的彎路等價交換得來的吧。正如茨威格所說:她不知道的是,得到的所有禮物,都早已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