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對于寶寶來說是一個痛苦的時期,除了被炎熱的氣溫打擾正常作息之外,也難免被痱子打擾。痱子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夏季氣溫高、天氣濕度大,身體出汗過多而且又不易蒸發,汗液浸漬在人體的表皮角質層,致使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儲留后,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于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形成了讓我們頭疼的痱子。
也有臨床醫學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周圍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造成的,這種感染與熱和濕的環境有關。
在臨床醫學上,痱子被分為三種類型:
1、紅痱(紅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內稍深處溢出而成。這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任何年齡均有可能發生。常常發于手背、肘窩、頸、胸、背、腹部、婦女乳房下以及小兒頭面部、臀部。
為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這種痱子常成批出現,有時候會感覺到輕微燒灼及刺癢感。痱子消退以后可能有輕度脫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造成的。常見于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長期臥床、過度衰弱的患者身上。在頸、軀干部位上發生,多數呈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其他明顯癥狀,輕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極薄的細小鱗唇。
3、膿痱(膿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頂端有針頭大淺表性小膿皰。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于皺襞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較為常見。膿皰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后可繼發感染。
一般來說,痱子最容易長在兒童身上,但有些皮膚嬌嫩、肥胖多汗或者體質虛弱的成年人也容易長痱子。除了腳底、手掌等皮膚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個部位都有生痱子的可能,平時注意不要在烈日下嬉戲,飲食不要過飽,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這些都可以預防痱子的發生。
皮膚科醫生對于防痱的建議還有:
1.注意保持室內通風散熱,以減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發;
2.衣服宜棉質寬大,便于汗蒸發并及時更換汗濕衣服;
3.盡量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如果實在很癢的話,可以用指甲頂幾下,效果也很不錯;
4.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常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溫水洗澡后撲粉劑。
治療痱子的簡易方法有:
局部可以考慮用清潔粉劑如痱子粉外撲或用清涼止癢洗劑如1%薄荷爐甘石洗劑,膿痱則外用2%魚石脂爐甘石洗劑效果好。當氣候涼爽時,痱子可以迅速自愈。
民間預防痱子的良方有(僅供參考,個人體質不一樣如果出現過敏反應,請立即停止使用并即刻出發去往醫院):
1.將西瓜皮洗凈切片熬湯,或直接爆炒制成菜肴,不但美味長期食用,對預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2.將綠豆、赤豆、黑豆煮熬成湯,就是中醫稱的“三豆湯”,在炎熱的夏天經常喝,有助于人體清熱解毒、健脾利濕的功效;
3.艾葉,將葉片上的塵垢沖洗干凈,再加大量的水熬煮半小時后,用熬出來的藥水給孩子洗澡(皮膚有輕微破損者,可能會有刺痛感),不但可以預防和治療痱子,還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膚病的發生。
民間常用來治療痱子的方法有:
擦西瓜皮治痱子
如果連續高溫天氣,會使很多人尤其是孩子的身上長出惱人的痱子,又癢又痛,很不舒服??梢杂贸酝晡鞴系墓掀げ潦没继?,每次擦至微紅,一天擦兩三次,第二天就可以見效(不癢了),兩天后可以結痂。(當然此方有點不雅,但確實有效。擦至微紅以后,過上一兩分鐘可以考慮用清水洗凈)。
生黃瓜汁治痱子
夏天人體由于容易出汗,有時候還會引起汗腺發炎,即皮膚表面生出很多小紅疹,很癢,也就是痱子。用生黃瓜汁或黃瓜片分別貼擦于患處,兩三次即可痊愈。此方法尤其適用于嬰幼兒。
十滴水治癢子效果也很好。
用法如下:先用溫于水患處皮膚的汗水和分泌的油脂擦洗干凈,然后,擠出數滴十滴水涂于患處,讓其自然風干。涂藥處的皮膚略有灼熱疼痛感,幾分鐘以后就不那么痛了。
?每日涂抹兩三次即可。兩三天就能消炎、消腫、止癢。較為嚴重的患者可延長用藥。嬰幼兒皮膚細嫩,不宜直接擦涂,可將十滴水與溫開水按1:10的比例稀釋后再用。
每天擦涂次數可視其痱子多少而增減。要防止用手指甲抓撓而感染,用棉花棒擦涂為宜。另外也可以考慮用洗浴方法來防治。方法是每次給小孩洗澡時在溫水里加入適量的十滴水(如小半瓶),但要注意只能用清水洗浴,不要搭配使用香皂、浴液等,以保持藥力。
生姜汁可治小兒痱子
生姜汁可治小兒痱子,而且效果很好。這個方法簡單好用,只是使用過程中略有灼疼感。(以上是個人見解若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賜教指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