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因為在“得到”APP上訂閱了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我每周都會對這個欄目當周的主題進行留言。從這周開始,我將留言同時發布在簡書上。無論我的留言是否被笑來老師選取,它都會留在這個平臺上,成為我成長的一部分。首先,我會對當周的主題做一個概括,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 ? ? ?本周的主題是 - “你真的沒有機會嗎”,我對該文的概括如下。
1. 文章的開頭指出:很多人終生都在抱怨“沒有機會”,但事實是,總是有許多“大機會”就“活生生地近在眼前”;所謂“沒有機會”,其實是大多數人對這些機會“視而不見”。然后文章給出了一個例子。
2. 2016年,互聯網已經完成了它最初的使命-連接所有人,全世界有消費能力的人已經全部都在網上了。在互聯網發展的這么多年中,形成了若干家巨頭公司,它們包括:Google, Amazon, Facebook, Apple, Tencent 和 Alibaba,簡稱為GAFATA. ?這六家公司成為互聯網這個“新世界”里的“房地產巨頭公司”,它們提供互聯網商業運作的一切基礎設置與服務, 它們都占據了“壟斷優勢”。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它們會越來越掙錢。那么,這個事實與財富機會,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呢?這個關系在于,它們都是上市公司,它們的股票都是公開交易的。我們普通人可以通過購買它們的股票來抓住這個機會。
3. 笑來老師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證明: 絕大多數的人,即使有人告訴他這個機會,他們也會因為各種原因,對這個機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接下來,即使你看見了這個機會,它也未必屬于你。因為,看見是一回事,把握機會是另一回事。
4. 這個機會的價值=本金 *(1+復合年化收益)^投資年數。即使你真的行動了,它的回報也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你的本金,二是你的期望年回報。如果本金過低,回報也是有限的,而如果期望的復合年化收益過高,也無法做到長期持有而導致最終的回報不高。嚴肅的投資者知道,25%的復合年化收益已經是非常高的了,但無經驗的投資者往往會要求幾倍的收益。
5. 看到了機會,并不等于“自動掌握機會”,還要加上持續的思考,加上基于自己思考的行動,才有可能把握住機會。要用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思考,然后用自己的資本負責任的進行投資。
以下是我對這個主題的感想與觀點。
? ? ? ?我想,對于任何一個好的投資機會,真正能抓住它的人都不超過整個人群的1%。90%的人根本就看不見,即使已經有人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好機會,而在看見的那10%的人里面,真正能抓住它的也就只有10%。能看見一個機會,進而抓住它需要知識,經驗與能力,或者說,需要積累與耐心。這也是笑來老師在前面的二十幾周里反復強調的內容。
? ? ? ?回到GAFATA這個例子,什么樣的人才能看得見它呢?我想應該是對互聯網的歷史,現狀與發展有過深入研究與思考的人,尤其是那些有過互聯網創業與投資經歷的人。很遺憾,我不是這樣的人,所以我沒有看見它。那么什么樣的人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呢?我想他首先應該有一定的可用于投資的資金,10萬美金以上吧,不然收益不會很大;其次這些錢應該是10年8年都不需要用的,這種才能獲取最大收益;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須真正懂得這筆投資的理由是什么以及期望的回報是多少,這樣才能抵御未來很長時間內股價的波動。任何人都不應該僅僅因為笑來老師的建議就去買這些股票,他們必須對此有自己的思考,來應對在投資過程中會出現的種種狀況,才可能最終獲取收益。
? ? ? ?我本人并不打算投資這些股票。我看了一下它們的估值,除了Apple以外,其他公司都在30倍PE以上,尤其是Amazon,已經達到了令人咂舌的180多倍,這已經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圍。而Apple也已經是市值6000億美金的龐然大物,它還能增長多少呢?對我來說,中國的銀行股更有吸引力,它們的成長性雖然比不上這些互聯網巨頭,但也不差,而它們只有5,6倍的低估值卻讓我覺得放心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