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14年的時候,第一次狠心花了月薪的三分之一在深圳東部華僑城度假區住了一晚后,簡直是開啟人生新的大門。
然后從此改變了旅行的態度,從 「旅游」到「度假」,不在乎景點有沒有逛完,只在乎自己在這趟行程里是否感覺到舒服。一個地方一次看不完沒關系,下次我們再來,有些事情是并不能將就的。而在最容易「將就」的這一塊,往往是出現在「住」的問題上。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飽暖思淫欲,對生活的要求也是日漸增高。曾經兩三百的如家漢庭七天維也納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了,即使換成了這些品牌的高端酒店——全季和頤麗楓之流還是總覺得差點什么。直到有一天,有朋友告訴我,為什么你不試試假日酒店呢?
15年底的時候正式入坑。
洲際酒店集團(IHG)似乎是所有酒店愛好者的第一站,也是七大酒店集團里比較容易入門的一家酒店集團。
畢竟洲際的假日酒店 / 智選假日(holiday inn / Express)在全世界遍地開花,國內價三四百的價格,比漢庭如家貴不上太多,更好的地段,更好的硬件條件和服務,為什么還要住國內的便捷酒店連鎖品牌呢?
更何況,洲際集團的會員等級是相對容易得到和維護的。
而SPG、香格里拉、萬豪之類的在國內走的都是高端路線,即使match到金卡或白金都保級不起,說到底,還是因為窮。
半年多前才升級到了Platinum Elite(白金精英會員),至于Spire Elite(至悅精英會員),應該是遙遙無期了,每年能保住白金等級就不錯了。
現在除了中國特供的華邑酒店和少數的英迪格沒有入住外,主打的四大品牌也是睡過不少了(主要是假日和智選假日)。
既然入坑時間也不短了,簡單做個體驗report吧。
1.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InterContinental Shenzhen)
上周末剛體驗了洲際最高端的品牌——InterContinental ,洲際酒店及度假村。
洲際人生, 知行天下
深圳華僑城洲際大酒店,常年1000+人民幣一晚,對于洲際這個品牌來說,應該算不上特別貴。本人用積分換的,35000積分,有些略多,畢竟香港大洲際也才需要五萬積分,值不值仁者見仁吧。
在入住的前一天酒店打電話來表示問候和關切,這是以往住宿體驗中所沒有的。第二天入住時前臺表示可以由豪華房升級成豪華套房,但是沒有早餐和待遇。
由于是積分房,而且僅僅是白金會員(P),底氣不足,不敢有太多要求,給了迎賓飲品券和延遲至下午兩點退房(在假日酒店的話是能延遲到下午四點的),但由于套房只有二樓就沒要,就給配了高層一個視野比較好的房間。
能表示給房型升級,還算比較厚道。如果付費購買待遇的話,單獨早餐單人價是236,酒店有套餐價,雙人早餐+行政走廊+下午茶雞尾酒時光=500人民幣,不算很貴。
豪華房,室內面積官網上寫的是55平米,兩人出行完全夠了,除非是一家人出行,否則套房完全沒必要,當然要是有也是最好的。將近兩米的大浴缸以及兩米的床,實在是太舒服了。
洗浴用品是Agraria檸檬馬鞭草系列,古老的皇室香氛品牌,香,真心香,而且整個房間里也彌漫著特有的芳香,說不上的舒服。
觀景陽臺也挺棒,就是能看到對面房間好像不太好,之前去香港迪士尼大酒店也是相互對著的設計,不過是有屏風遮擋起來的。陽臺沙發設計不太合理,太寬大而且硬,即使加了靠墊躺起來也不太舒服。
酒店以「西班牙風情」為主打元素,花園和大廳里都有牛和船的裝飾做點綴,但并沒有什么感覺。
酒店其實不算太大,客人的整個活動范圍都在西翼一側。定位是親子型酒店,有人造的沙灘,不過酒店背靠著深圳華僑城旅游景區,大概大部分人都不會待在酒店吧,來玩的基本都是小朋友。
第二天吃完早餐后整個室外泳池就我一個人在游泳。。。
至于晚餐,酒店一共有四個餐廳,都要提前一天預約,本著不鋪張浪費(qiong)的原則,沒選自助餐,定了“芫香”東南亞餐廳,味道正份量足,帶水果前前后后上了7道菜,差點就吃不完。
華僑城洲際有一個知名的“船吧”酒吧餐廳,但據酒吧經理說要重新裝修,樂隊也不來了。基本上是處于半閑置狀態,幾乎沒什么人,還不如酒店大堂酒吧人多,電視放著球賽,最后喝了瓶小酒就走了。
晚上回到房間有一個驚喜,夜床服務,出門旅游那么多年,大大小小的酒店也住過不少,第一次感受到這樣的小細節。
2.新加坡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 Changi Airport)
酒店位于新加坡樟宜機場內,皇冠假日(Crowne Plaza) 的定位是商務旅行酒店,房間布置得有些正式,沒那么休閑。
一出門就是機場,隔壁就是更換航站樓的快軌,出行方便。
雖然房間沒有像華僑城洲際那樣充滿了令人舒緩的芳香,但配給了ELEMIS的助眠噴霧,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而且居然還配備了膠囊咖啡機,硬件配置到位。
歡迎水果也要厚道得多,還有一些小零食,雖然白金會員在洲際酒店沒什么話語權,但在皇冠假日還是有點分量的(一個猜測,不一定對)。
來不及吃早餐,起床一杯咖啡,加上送來的歡迎食品,能撐到上飛機了。
酒吧環境也不錯,而且飲品券能換雞尾酒,好評!
住過的其他酒店只能換飲料或者普通啤酒,烈酒都沒法換。
酒店只有空中花園,整體不大,但泳池也是有特色,可惜晚八點就close了,早上早起趕飛機沒得去游泳。
現在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在早餐完畢后游泳半個小時,然后懶懶的曬會太陽。
我住酒店有一個原則,可以沒有健身房,但是有無泳池,以及泳池的好壞是我評價一家酒店重要的因素之一。
由于酒店位于機場內,附近幾乎沒有能去的地方,晚飯也就順理成章的在酒店里解決了。味道記不住了,只記得一個字—貴。
當時為了趕大清早的飛機,第一次住皇冠假日就急匆匆的,沒來得及好好體驗,也是無奈。整體而言,酒店位置優越,睡得也很安穩,叫醒服務也很及時,但由于時間匆忙,除了過夜睡覺之外,連早餐都沒時間吃。
下次還是在機場里晃悠吧,畢竟價格略貴,只睡了幾個小時有些奢侈了。
3.智選(假日)酒店(Holiday Inn / Express)
首次跟洲際集團打交道是在15年10月去重慶的時候,重慶長都假日酒店。第一次住快捷酒店還有飲料和水果送的,雖然飲料只是一瓶可樂和一杯果汁。
要知道當時我已經在華住集團住到鉑金了,同樣的價格住在全季酒店,什么都沒有,節假日早餐也得自己買,前臺還一副還愛理不理的樣子。
而第一次享受房型升級則是在去年去上海的時候,毫無預兆的給升級到套房,雖然布置得很一般,也沒有浴缸,但是空間大就是舒服。
住IHG除了歡迎水果之外,還有歡迎信,這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說真是喜聞樂見。
假日酒店的口號是「假日酒店,始終是你自己」,全球最標準化的快捷酒店,自助早餐相對來說也要豐盛得多。現在習慣了標準化的服務,再也不想住國內所謂的「連鎖快捷酒店」了。
當然,現在華住集團也開始重新升級漢庭系列了,全新的漢庭2.0以及新的全季酒店,如果在價格差異很大的情況下,還是可以考慮的。畢竟國外品牌的酒店都含有15%的稅,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洲際這幾年擴張太快了,以至于會員體系不同等級之間并沒有多大的差異,除非是皇家大使,其他等級能不能保證早餐和酒廊待遇全看酒店心情,這也是許多人吐槽和棄坑的地方。
但我這個人比較隨性,只要基本待遇能得到保障,附加的也不會去計較太多。至少白金會員在holiday inn,早餐還是能有保證的。
據說今年開始要調整會員權益了,只要至悅級別以上的待遇都要保證,去年沒狠心刷到Spire,眼看著就差一萬二的積分,現在年初定積分一清零,更加沒動力了。
畢竟自費黨,在洲際還是老老實實holiday inn,下一次就該想辦法入門SPG或希爾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