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看完后簡直有種“觀劇恨晚”的感覺。雖然這是一部標簽“愛情 喜劇”的作品,但你不得不佩服日本做電視劇立足于現實問題并認真尋找解決方法的這種精神。?
?
?
劇里幾個主要角色非常具有代表性,對照我們自己的生活去看,會覺得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同事、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
女主角森山實栗是個找工作困難戶,在丟掉派遣工作后經爸爸的介紹,去男主角津崎平匡家做起了家務工作。本科畢業的時候找不到工作就繼續讀研,讀完研之后依然找不到工作,只能做這種看起來與學歷很不相稱的體力工作——這情形是不是很熟悉?
? 現實的問題是,跟很多念了很多年書、步入社會后兩眼一抹黑的人一樣,女主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工作。
? 父母要搬到鄉下去,在這個城市中連屬于自己的家都沒有,對未來迷茫又焦慮的實栗索性提出了“以工作為目的的結婚”,而性格超級認真的津崎居然答應了。
?
?
我覺得這種關系很有意思。“結婚”只是一種工作形式,建立這種關系的基礎不再是愛情,而是需要,其實很符合現在很多本身并沒有愛人或者并不想結婚、只是想找個人陪伴或者只是想擺脫父母催婚的年輕人的需求。但顯然,在相當的一段時間里,這種關系都很難被世人接納而變為常識——這種契約結婚,至今還是網絡小說流行的梗呢。于是男女主都決定向身邊人隱瞞。
反而,確實是與老公因為愛情而結婚的女主閨蜜,遭遇了丈夫的出軌與背叛,盡管已經有了女兒,依然在親友的反對聲中毅然決然地提出了離婚。
?這種悲涼與無奈實在是很熟悉了,明明是出軌的丈夫做錯,卻是遭遇背叛的妻子被打上“失敗”的標簽,明明是丈夫背叛婚姻背叛愛人,親友卻還是以“為了孩子”、“離婚的女人不值錢”為理由,要求妻子原諒老公好好過日子。可不想好好過日子的不正是出軌的那個人嗎?
? 這部劇偏向于女性視角,聚焦了很多女性面臨的問題,后面還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劇情,幾個女人聚在一起,模仿議員選舉,探討如何解決女性的育兒問題,討論來討論去……覺得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男人生孩子(手動再見)。
?
而實栗的阿姨,眾人口中“剩女”的小百合,奔50的年齡還沒結婚。放在生活里,一定會有人說“怎么還不結婚,一定是要求高了”“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呀才嫁不出去”。我們都忘了,結婚不結婚是每個人的權利而非義務,我可以選擇行使權利,也可以選擇不。如果結婚并不能使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甚至還起相反作用,這樣的婚姻要來何用呢?
?當然,她也不是沒有遭遇過其他人的指指點點,也不是沒有過酸澀的心情……也許有失必有得,相比感情生活的空白,她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工作表現出色,升職為部長,真正做到了“帥氣地活著”。
?原本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戀愛打算的她,最終也迎來了她的桃花,和比她小17歲的風間走到了一起。
?劇中還有個心思靈敏、觀察極致入微的大叔,在最后也找到了他的真愛小鮮肉。沒錯他們是對同性戀??蛇@并沒有什么難以啟齒啊,就像小鮮肉對著女同事說出自己同性戀的身份時,她“哦”了一聲,這就是最好的回應吧。一百多年前三妻四妾只是尋常,七十年前還在盛行纏足,那些曾經被人們深信不疑的事情如今已經成了舊社會的糟粕呢。
?再回到男女主角這對??蓯坶_朗的實栗和平穩木訥的津崎恰好在性格上形成了一種互補,理科生津崎在年輕可愛的女孩面前自卑,而心理學專業的實栗則剛好能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推倒這堵墻。
?再比如不切實際的實栗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別人會覺得她“愛耍小聰明”,而務實的津崎卻不覺得,反而能通過一步一步的理性規劃來把她的想法變成現實——比如最開始的契約結婚,放在其他人那里一定會說你小說看多了吧!而津崎卻開始計算如何給實栗支付工資。
?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實在是太太太有愛了,比如女主主動出擊的“擁抱日”,抓住男主的性格對癥下藥,把抽象的感性化的東西具象化理性化。
?
?女主的好多腦洞也超可愛,比如幻想自己在競選……(我猜很多女生都會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小腦洞)
?
?最終當然是,兩個人對“雇主”=“丈夫”“雇員”=“妻子”的契約婚姻做了最后的決斷,決心一起一直走下去。
?(當然這部劇由于男女主互動的有愛,他們最終由雇傭關系變為了夫妻關系,但是其實我真心覺得,把愛情與婚姻視為工作與雇傭的關系,大家各取所需,簽合同總比領證容易,辭職也不可能比離婚更難,彼此之間把事情想得簡單點,放輕松一點,反而可能相處更融洽,其實也蠻不錯的。)
大結局的時候,看到彈幕里說,無論是性格有差異的津崎和實栗,還是年齡有差距的風間和小百合,甚至是性別“不對”的大叔和小鮮肉,都在一起了,只要鼓起勇氣來,無論什么都不會是障礙。那種感覺真的特別特別好。
?就像全劇最開始是不要愛情、最終卻都談起戀愛來一樣,雖然劇名叫做“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但或許,這部劇真正想告訴人們的卻是:逃避可能在某個階段也有用,但最終還是需要迎難而上解決問題。
PS:這部劇的音樂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