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若木菡
攝影:王昌大
熱烈祝賀綿陽鳥界泰斗王昌大老師編著的新書——綿陽史上最全鳥類“圣經”——《美麗的精靈——綿陽野鳥》,歷時一年的時間,現已隆重出版啦,它像一只豐盈而美麗的精靈飛向了讀者的手中。
這本有著20萬余字、1400余幅精美照片、引用古人關于鳥類的詩詞文賦達80余處之多的書籍,捧在手里既輕盈又沉甸,既精美又尊貴。它就像王老師剛剛辛勤孵化出的“鳥寶寶”,一如封面上那只美麗的壽帶。
不過,王老師的這只“壽帶”是“早成鳥”,一旦“出殼”,即帶著墨香、帶著知識、帶著美飛向天空,遨游八方。
它凝結了王老師的巨大心血,長到幾十年——王老師觀鳥、拍鳥、愛鳥、護鳥、寫鳥;短到近一年——從辛苦創作文字,收錄古人詩詞到整理照片、申請書號、排版、送審等等工作。
說是“史上”,其實,也不過是突破王老師自己以前出版的所有關于綿陽野生鳥類的書籍罷了。從2005起,他已為綿陽野生鳥類陸續出版《西羌神韻——綿陽野鳥》、《綿陽涪城夏季觀鳥手冊》、《綿陽三江湖濕地公園鳥類畫冊》、《美麗的天使——綿陽鳥類鑒賞》等書籍。
在綿陽2萬余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上,有高原、有峽谷、有雪山、有河流、有山脈、有丘陵、有濕地、有河谷等等不同生境,最高海拔5千多米,最低海拔僅3百余米。在這些不同而復雜多樣的生境里,共生活著約518種各種各樣美麗的野生鳥兒。
這里,不但有眾多的普通鳥兒,如最常見的白頭鵯、白頰噪鹛、麻雀、紅嘴藍鵲、烏鶇、棕背伯勞等留鳥;有燕子、杜鵑、壽帶、黃鶯等夏候鳥;有紅嘴鷗、鴛鴦、鸕鶿、青頭潛鴨等冬候鳥;有遷徙途中路過我市的黑頸鶴、鸻鷸類旅鳥;有繁殖季后停留下來的三趾鷗、細嘴鷗、小天鵝等迷鳥。
更生活著大量屬于我國一級保護鳥類和已被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的珍稀鳥兒。
僅被列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就達9種,黑鸛、黑頸鶴、中華秋沙鴨、金雕、白尾海雕、紅喉雉鶉、斑尾榛雞、綠尾虹雉 、胡兀鷲等。其中,金雕既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也是世界瀕危珍稀鳥類;而中華秋沙鴨是我國特產稀有鳥種,屬于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下來的物種,距今在地球已存在一千多萬年了。
已被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和全球易危種竟然達19種之多。
這里面僅屬于我國特有鳥種的就達10種。其中,藍鹀不僅被列入全球瀕危鳥類名錄,還被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其它如花臉鴨、黑額山噪鹛、棕頭雀鹛、暗色鴉雀、斑背噪鹛、紅翅噪鹛、寶興鹛雀、青頭潛鴨等等皆屬此列。
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的更是多達57種,如紅腹錦雞、紅腹角雉、 契尾綠鳩、小鴉鵑、鶚、紅腳隼、白尾鷂、小天鵝、白琵鷺等等。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們綿陽居然發現了黃胸鹀的美麗身影,那個幾乎已被廣東人以各種各樣吃法吃光了的、名噪全球的禾花雀。它曾經比我們的白頰噪鹛、白頭鵯、麻雀等最常見的鳥兒還多,現在卻被世界IUCN(物種瀕危程度分級)列為“極危”級別,正面臨野外滅絕的危機。但愿它們能在綿陽的山水間生兒育女、繁衍生息,鳥丁漸壯,發展成為我們的又一普通級鳥兒!
還有世界瀕危鳥類林沙錐,就連有些鳥類學家對它們的繁殖情況也莫衷一是??墒牵趵蠋焻s憑借自己的耐心、愛心與毅力,一次又一次在雪寶頂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之上觀察、拍攝、記錄到了它們的各種倩影,對它們的行為習性、巢、卵、雛鳥等等了如指掌。
還有其它中國特有鳥種12種,包括中華雀鹛、三趾鴉雀(中國中部特有種)、黑喉紅尾鴝、四川旋木雀、紅腹山雀、甘肅柳鶯、紅腹錦雞、畫眉、黑額山噪鹛等等。其中,黑額山噪鹛已被列入中國瀕危生物紅皮書,屬于稀有種,只在我市平武北部,九寨溝和甘肅南部有少量分布。
《美麗的精靈——綿陽野鳥》,便是對這518種所有的鳥兒進行科學而詳盡的介紹。它不是一般枯燥乏味的科普讀物,而是融科普性、文學性、趣味性乃至故事性及現代攝影藝術于一體的多功能書籍。
這里僅舉一列,他對黃雀的描述,便可管窺全豹。
它是廣泛分布于我國東部、中部和南部的鳥類,但在我市卻罕見,看到拍到的人很少。它外形和藏黃雀很相似,但它黑色的額和頦,就很容易把它倆區別開來?!绑氩断s黃雀在后”,不過那個黃雀可不是它。古人把燕雀科、雀科、梅花雀科的鳥類通通稱為“燕雀”,也就是“籬間雀”,屬于“渣渣鳥”之列,所以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比喻。古人口中的黃雀是指“黃鳥”、“黃栗留”。按現代科學分類它是雀形目,黃鸝科的黑枕黃鸝。這是古人很早就認識、熟悉的鳥兒。它是吃蟲的鳥兒,它也才有那膽量敢于啄食螳螂。我們這里以現代自然科學分類說的“黃雀”,卻是以谷物、草籽為主食的小型鳥禽,惹不起敢于捕食蟬的螳螂的。
多么生動而富有文學性的描寫!
王老師總是在每一種鳥類的章節間適時引用古人關于這一種鳥的詩詞文賦。如在翠鳥前,即引用唐代詩人楊巨源的《銜魚翠鳥》,“有意蓮葉間 ,瞥然下高樹。擘波得潛魚,一點翠光去?!痹谏媲葸@一章里,因為鶴、鸛、鹮、鷺、秧雞、鸻、鷸等都屬于涉禽,于是,王老師便引用了“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引用了我國最膾炙人口的成語“河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原文;引用了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辈⒂猛ㄋ滓锥默F代語言做了翻譯。
書里還討論了人們最關心的一些的問題。比如關于國鳥的問題,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國鳥,美國的白頭海鵰,日本的綠雉,韓國的喜鵲、沙特阿拉伯的游隼等等。我國呢?我泱泱大國,自古崇拜神鳥,喜歡鳥兒,有著豐富的鳥文化,我們也應有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國鳥;我們綿陽市作為一個生態森林城市,有著豐富的野生鳥類資源,我們難道不應選出自己的市鳥嗎?王老師根據自己幾十年的觀鳥經驗,對這些都提出了自己獨到而有建設性的意見;而“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我們所有國人耳熟能詳,究竟“雎鳩”是何種鳥兒呢?王老師也做了詳盡的分析與解答。
里面還穿插著王老師觀鳥、愛鳥、護鳥的很多文章。如《珍稀鳥類的樂園——綿陽雪寶頂大馬場考察散記》、《小金雕重上藍天記》、《久違了,小麻雀》、《雪寶頂自然保護區林沙錐考察報告》等等優美而有趣的文章。
書里的1400余幅照片精美絕倫,其中1000余幅精選自王老師本人歷年的積累,其它400余幅則精選于張建寧、廖振興、唐英、李健、李繼、陳一文、蒲潢羽、陶慧等55位綿陽市鳥類攝影界精英的拍攝。這些拍鳥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環保主義者,既要不驚擾、不破壞鳥兒的自由,又要拍出美麗而又極富代表性的照片,他們在日曬雨淋中付出了巨大的愛心、耐心、恒心與毅力。
《美麗的精靈——綿陽野鳥》讓讀者在欣賞精美照片的同時,認識鳥兒,了解鳥兒,感受我國源遠流長的鳥文化,從而啟迪更多的人們熱愛鳥類、熱愛大自然、自覺保護我們美好的綠色家園。
本書既可作為工具書供專業人士及野保工作者參考,又可作為科普書籍供鳥類愛好者使用,尤其適合青少年閱讀、指導,它“為青少年打開了一個認識自然的窗口”,這也是王老師編撰本書的主要宗旨所在;它還是中小學生物、語文教學的好助手,在課堂上,在大自然中,師生共饗鳥文化盛宴。
說它是綿陽的“鳥類圣經”,甚至是我國的“鳥類圣經”、乃至世界的“鳥類圣經”毫不為過,因為這518種鳥兒已占四川省鳥類總數的73%,占全國鳥類總數的36%。它們可不只是生活在綿陽,亦廣泛分布于我國廣大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各國,那些遷徙鳥類更是南來北往,飛越幾千甚至上萬公里,完全適合更廣泛地區的人們閱讀和使用。
另,王老師正在籌劃并向相關部門申請,出版關于綿陽各自然保護區野生生命的書籍——《神秘美麗的荒野——綿陽自然保護區巡禮》,向人們展示綿陽各自然保護區的壯觀、神秘與豐富的野生生物——野生鳥類、野生動物、野生植物、野生蝴蝶、昆蟲、高山花卉等。
讓我們期待王老師的另一種紛繁復雜的美麗早日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