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暢銷書榜,都能經常看到關于極簡生活理念的文章。我十分贊同這個理念,自己也試著在生活中逐步踐行“斷舍離”的理念。
斷,舍,離。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多余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的要點之一在于,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為中心,而不是成為物的附庸。不為外物所累,清心自在。跟禪宗境界有點相似。
生活中,我們可以從收拾衣柜、收拾家里雜物開始。現在房價和房租都那么高,每一平米的空間都十分寶貴。與其讓一些很久都不會用到的物品或者非必需品占用空間,為這些非必要物品付出高昂房價或房租,不如清理掉,留出空間給自己或孩子做個閱讀角。我們,經常會趁雙十一或打折季囤一堆非必要物資,只因價格打折劃算。最后發現用不上幾次。每天早上仍然對著滿衣柜的衣服不知穿哪件好。如何解決?
斷:入口,少買或不買,只買真正需要的東西。既可以減少開支,又可以省去買東西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一舉三得。
舍:出口,多扔。從當下是否有用的角度,決定物品的去留。我們小區有舊衣物回收箱,我會把不再穿的衣服鞋子包包洗凈放到回收箱。不再使用的物品送人、轉賣、拿給收廢品的人員、或丟掉。每買回一件新物,同時要丟掉一件舊物。
離:不執著物欲。我們對某些舊物充滿依戀,并不是我們多么重情重義,而只是對物品的所有權依戀而已。我們擔憂未來,總覺得這個物品將來會有用,將來能派上用場。幾年過去了,它還是沒能派上用場。物品要用,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通過踐行“斷舍離”的理念,少買、多扔、不戀物,我獲得的好處有:
1.家里更整潔;
2.省錢;
3.省空間;
4.省時間;
5.省精力。
其實人生在世,追求過多的物欲沒有什么意義。物資能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足矣。被物欲牽絆越少,才越有時間和精力關注自我內心、關注精神世界。我認同“斷舍離”的理念,也將繼續踐行這個理念,簡單生活,簡單人生。
有時候去別人家串門,看到一些家里堆得像倉庫一樣,堆滿了孩子玩具、雜物,我真為她們著急,看著不難受么?而有些特別簡潔整潔的家,我會被這家主人吸引,更加證實了我之前對于她們的良好印象。看一個家的布置和風格,能看出這個家庭主人的風格和性格。
在精力上,也需要斷舍離。不要貪多,又想學這,又想學那,什么都學不好。一次就一個,專注、專注、再專注,成為專家,再一專多能。在工作上,一次解決一個問題,一心一意,深度工作。多任務同時進行,最后的結果就是什么都沒完成,讓你更焦慮。
極簡生活,不為外物所累。減少物質,關注內心。
#4623-娜樣美好-橙子學院碼字島第13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