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成都,兩個同樣讓我著迷的事物,所以,趙雷的《成都》就這樣順理成章的牽走了我所有的心思,所以,我來到了成都。
剛開始聽趙雷的《成都》,還是live版本,那是他演唱會的片段,當那旋律和現場的燈海相映襯時就注定我會為之陶醉,至今。
那時候怎樣也沒想到趙雷的《成都》會突然火成現今這般,大街小巷,KTV餐廳,都能聽到這熟悉的旋律。不過,其實我有點擔心,我怕這歌火到成為同學的沐浴BGM,怕這歌火成地鐵擁擠人潮里的手機鈴聲,更怕成為舍友的叫醒鬧鈴。畢竟好音樂都是舍不得循環播放,這樣才能保持每一次的新鮮與期待。說到底,是我太自私。
喜歡趙雷是有道理的,可能聽慣了各種高音,看透了各種炫技,趙雷清扁低吟的歌唱竟能像流水一般入侵我的內心,激蕩。他的民謠好聽入耳,我喜歡像讀書一樣去揣測他每首歌的故事,尋求共鳴。后來,越發的喜歡民謠,或者說是民謠我都會不猶豫的點擊播放,所以有了姍姍來遲的李志,飄忽迷離的陳粒,溫婉暖心的好妹妹…等等。
會去成都,不是一時沖動,如果是,我想我已經去過好幾次了。趙雷的《成都》只是一小部分原因,其實更多來自自己內心來歷不明的印象。
成都,令我迷之的向往。大概是因為…
成都,是一個刺激味蕾的地方。成都飲食以川菜為著,川菜是中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以麻、香、辣為特色的口味不斷的刺激和挑戰每個食客的味蕾。在成都,可以隨地可見的麻辣串串,麻辣火鍋,冒菜……成都被美譽為美食之都并不過分。然而對外地的食客來說,那興許是辣椒香油包裝的“紅色陷阱”,畢竟當地人說的不辣可能真的只是順便說說。待在成都的第一天,我就去挑戰了成都的火鍋串串,還特地向老板強調只要一點點一丟丟的辣,結果還是惹得滿頭的大汗和滿眼的眼淚,辣!在接下來的幾天行程,感覺連周遭的空氣和水都是辣的。當然,火辣的還有當地人的性格,在火鍋館,在旅店都能感受到老板的熱情,相聊一番卻有好久不見的既視感。
成都,是一個夢開始的地方。有這樣的印象,可能是深受選秀節目的感染,懷揣著夢想從成都走出來的歌手不少,譚維維、張靚穎、張杰、郁可唯……等等,都是極具實力的唱將,所以在選秀風靡的好幾年前,對年紀還算小的我或者我這90后一代來說,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對于夢想對于理想的追求,而成都使之成為具象。在這趟旅程中,我學著趙雷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走過錦里街,四處而來的都是酒吧歌手爭艷的歌聲,跌宕起伏,走一路聽一路,好像就這樣把他們的追夢歷程回味了一遍,我知道那都是我自己的臆想,但是共性應該有的,勵志,堅持,無悔。
成都,是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像文章里寫的,像歌曲里面唱的,作者和歌手總是跟成都有千絲萬縷的交纏,好像成都有某種魔力一樣,為來過這里的人們遇見他們的故事和心聲。于是我帶著期盼和希冀千里迢迢的就來了,可能灰頭土臉的我來不及得到成都的眷顧,我沒辦法能寫一本書也唱不出一首歌,但是我來這里找到了答案。在酒吧里坐下點了一杯成都的激情,聽著駐唱的歌曲,漫無目的的思緒飄揚,后來答案都這篇隨筆里了。臨走前,沖駐唱點頭微笑,他回敬一個微笑,心口一陣暖流。
公交站離住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走回去的路上,是成都的激情給我的后勁吧,竟迷離了我的眼,紅了我的臉。
沒有像成都的城市宣傳標語一樣“來了你就不想走”,因為冥冥之中我就來過千百遍了。每每從一座城市踏上回程路上的時候,這座城市總會帶給我更多的神秘,沒來得及探索,那就相約未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