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趙雷要來杭州,是一個月前,在酒球會官微上看到雷子《吉姆餐廳》第三輪巡演有杭州站,沒有一絲猶豫,下了票單。一來自己確實喜歡趙雷,二來80塊錢的live票確實良心。這當然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理由,對我們這些搬磚民工來說,那些一線巨星動輒上千塊的票,即使喜歡,也不會去看的。
百度音樂人下了票單,丟著,一切如常,這期間,晚上下班后,偶爾會將雷子專輯里沒聽過的歌聽一聽,熟悉熟悉,也為到時候演唱會找找淚點。
上周加了一個演唱會的微信群,于是空閑時候刷刷同學們的消息,偶爾也插上幾句話,商量著演唱會時一起搶占有利隊形,對周六的live又開始有了新的期待。
趙雷的第三輪巡演有四站(成都、重慶、合肥、杭州),(原本的上海站因為某些不可抗力因素取消了)。昨日的杭州是最后一站,中午的時候,鐵桿粉們拍到了趙雷從合肥高鐵站出發了。
live是晚上9點開始的,6點的酒球會狹小的外廳已擠滿了人,兩個小時多的等待,領紙質票,排隊,檢票蓋章入場,時間盡管漫長,過程盡管有些波折,在趙雷出場的時候,所有不開心的也都忘記了,大家都迅速投入了狀態。霸氣的愛麗絲和天氣姐直接站在了欄桿上,T&T。。。
《家鄉》《小屋》《少年錦時》《開往北京的列車》《已是兩條路上的人》《背影》《畫》《不開的唇》《人家》《吉姆餐廳》《我們的時光》《理想》《三十歲的女人》《北京的冬天》《未給姐姐寄出的信》《南方姑娘》,加上返場的《趙小雷》。現場真的很棒!不同于某些民謠歌手的現場會很令人很失望,趙雷的歌還是偏慢搖的,所以你不會有任何情緒上的走神,你仿佛在聽他講述他經歷的故事,從北京鼓樓,到拉薩浮游吧,再到麗江,摩托車巡演,民謠音樂人成名前的辛酸不喜都在一首首歌曲中向我們講述,當然,還透露出對音樂的那份執著。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我安安靜靜地聽趙雷講他經歷的故事,可能很多也是我經歷的或將要經歷的。
刷了一晚上知乎,看到一些對趙雷的評價: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把民謠看成詩歌的延續。 via 匿名
在人最窮但理想最大的年紀 ,遇見的一個和自己一樣掙扎的生命。 via 陳烈
趙雷是一位非常真誠在寫自己生活的民謠歌手,恰巧我很喜歡。 via 關翊北
有時舍不得他紅,有時又覺得他過得太艱難。就像懷才不遇才能成就李白杜甫。但愿你還是那個窮小子,生活簡單得就像是一顆石子。 via 好姑娘萬丈光芒
大冰說過一句話。趙雷不紅,天理不容。 via lara
感覺趙雷聚集了我見過的北京男孩的全部優點,特別是沒有哪種皇城根下不自覺得玩世不恭。 via capehart rover
就今天,全國巡演杭州最后一站,所有歌曲都完了。我們不肯離去,喊著:“趙小雷,趙小雷,趙小雷。”趙小雷說:”走在走廊上的朋友還沒下去吧?這真的是最后一首。“最終唱了首趙小雷。 via 周晨曦
再摘一段《吉姆餐廳》專輯封面上的:
之后的那些秋夜!
我總是習慣從工作室出來之后坐在隔壁胡同的清真餐廳里點幾個肉串喝瓶啤酒,吃完,一個人騎著小摩托車,無拘束的,回家睡覺。
因為想念母親至深,導致我總有一種鉆心的孤獨。每當天色暗下來,每當一切靜下來,眼前就會浮現從前的一幕幕。
秋夜帶給我的凄涼是任何喧鬧都無法覆蓋的。餐廳里生意很好,老板、服務員們和我都很熟悉,就像我對秋天一樣的熟悉與敏感。突然我覺得這家餐廳就像我的家,它像家人一樣在為我準備著晚餐,那個嘎小子服務員總是對著我笑。順著這個突如其來的怪想法,我跳了出來:我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看著那個正在端著酒杯流淚的男人,不知道該和他說些什么,我能理解他的悲傷,卻無法為他清唱一支歌。我為自己起了個新名字,那是從母親的名字延續而來的。“米爾”!這名字把我和母親綁在一起。然而我又很討厭這名字,它提醒著我,催促我走出那片時光樂土。我為這個餐廳也起了新名字“吉母餐廳”,因為在這里吃飯是要付錢的,所以“吉母”變成“吉姆”。
所有的餐廳都是吉姆餐廳,它是從“家”演變過來的另一個似家的環境,隱匿于心。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坐在吉姆餐廳里用餐,但是你們是否像我一樣懷念過去,懷念那些陪伴我們走過的故人。
我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運是什么,但我會把吉姆餐廳裝在心中,像母親告訴我的那樣,一直走下去。
趙雷
2014年6月24日
————————————————————————————
我們期待美好
現實不夠美好
而我依然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