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書名第一眼,誤以為是一本介紹時間管理的工具書。翻開前言才知道,原來時間只會自顧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時間”只不過是人們的一廂情愿而已。
那作者到底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想幫助我們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始閱讀,并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收獲,現分享一二,不足之處,請指正。
001 相信我,你并不孤獨
這句話在書中出現的頻離算是高的,也是最能讓人記住的,因為它自帶療愈功能。
當我遇到尷尬的事情,腦子里跟放電影一樣,一遍又一遍地回放,并且不斷告訴自己,要是那會兒我說這句話,該如何如何;要是當時,我換一種方式回應,該如何如何……越想越尷尬。此時此刻,只要運用李笑來老師的這句話,“相信我,你并不孤單”,就能說服大腦放過自己,安靜下來,接納自己,遺忘不愉快的經歷。
再或者,當我遇到痛苦的環境,陷入自憐的時候,一句“相信我,你并不孤獨,那誰誰不也……”,就能幫我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緩解憂傷痛悔的心情。
這一招,甚好!
002 時間管理,管理的是自己
與時間做朋友就是,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時間是不變的,每個人都擁有,它是現實的人的朋友,不現實的人的敵人。
很多時候,我們的大腦太活躍,一會兒指揮你做這件事,一會兒命令你做那件事,最后導致你本該做的事情沒有完成。于是大呼:時間都去哪兒了。我們無法管理時間,只能管理自己。不被大腦控制,專注聚焦一件事,做正確的事。
003 興趣從哪里來
“興趣”一直是我糾結的問題,終于在此時此刻得到了釋懷。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沒有興趣愛好,無聊至頂的呆子。李笑來老師說,你不是沒有興趣,只是沒有能力將當下的事情做好而已。沒錯,因為不擅長,做不好,所以沒有興趣;而不是沒有興趣,才做不好。
回顧以往經歷,本來挺喜歡打羽毛球的,然而老是輸給別人,所以就“不感興趣”;本來挺喜歡彈鋼琴的,因為老是不得要領,最終以“不感興趣”而半途而廢;本來也是喜歡游泳的,因為游得過于平庸,便不了了之。怪錯了對象,就導致失敗的結果。
現在,我要做的是,選擇現階段較為擅長的一個項目,例如彈鋼琴,努力習之,擅長之!
004 自己變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李笑來老師講到,所謂的人脈就算重要,也沒有根本他們說的那么重要。朋友圈有很多大牛,然而跟我有什么關系?我不還是那個渺小的自己?通訊錄里有很多專家的聯系方式,然而跟我有什么關系?我不還是小蚱蜢一只?不要試圖通過人脈來拓展自己的圈子。
是的,人脈很重要,然而“朋友”關系的建立,也是基于“價值交換”的。牛人很忙的,沒空理你,因為溝通成本太高。你要做的就是變強,縮短與他們的距離,有一天可以為他們貢獻你的價值。這時候的人脈,才能凸顯其該有的重要性。
005 更重要的是行動
我常常將自己的平庸和失敗,歸因于天賦。英語學不好,認為自己沒有天賦;設計不出好的作品,認為沒有設計的天賦;做的飯菜不合胃口,認為沒有烹飪的天賦。就這樣,為自己的懶惰找了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我不行,是老天沒有賜給我天賦!
嗟嘆!事實是你沒有行動力,不去堅持,不愿等待。什么也別說了,也別找理由了,快去行動吧,行動和堅持是最好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