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叫《美食、祈禱和戀愛》,推薦給大家。雖然有些長,2個半小時,但覺得值得一看。
我一直認為那個Ketut才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因為他的話指引了這部電影所有的導向。
他對Liz說她會離婚、會變成窮光蛋、最后再回巴厘島,然后所有事情都顯靈了。但讓人懷疑的是她尋求改變的勇氣因為相信了Ketut的預言而變得義無反顧起來。所以這部電影還可以命名為《一個算的很準的老法師對我的人生預測》。
離開巴厘島的時候,那個說著不標準英語的老法師給了她一張圖并附贈了一句話:“不要通過頭腦去看,要通過內心去看。”帶著這句箴言,她行走天涯了,仿佛是有了護身力加持。
然后這個故事就圍繞著:吃在意大利、祈禱在印度、愛在巴厘島展開了。
先不去管這個故事背景建立在算卦上是否科學,但這個故事卻告訴了我們三個道理。
首先:感情最需要的是彼此望著相同的方向走。
她的第一段婚姻因為彼此所需求的不一致在結婚一周年后她選擇離婚,哪怕他們曾經相愛八年。抽離后為了忘掉傷痛重新投入另外一個男人的懷抱,但這次也沒有很久,感情又出現裂縫。
她在公眾面前發表過演講,講到感情的幾個階段,就提到了占有。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例子也講到,剛開始的時候你儂我儂,發現彼此就是唯一。然后彼此過了熱戀期后發現了很多缺點,感情度過了最熱的點后開始趨于平淡,但平淡中就會有瑕疵的產生,女人通常會產生“他和我想的不一樣”,“他沒有以前那么關注我了”,“他對我的耐心越來越差了”等等。
男的則會覺得“她怎么控制欲那么強”,“她為何如此容易發怒”,“她的容忍度好弱“,在此消彼長的爭吵中,很多感情就破裂了。這就是Liz和她離婚后的小男友的故事。
小男友還是試圖挽留的,甚至對她說,雖然彼此有很多的問題,但并不想就此放手。希望就算知道彼此的不完美和眾多摩擦,也要繼續在一起。
這里有一個大多數人共通的問題:發現兩個人不合適,但因為既然已經在一起了,就不想分手。
很多人是覺得分手重新來過,要從頭認識一個人很麻煩,已經心力交瘁了,不愿意再來一次;很多人是覺得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爭吵就爭吵吧,哪有什么合適的另一半;還有很多人是害怕孤獨,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強,怎么著也要拖著個人墊背。在這樣那樣的想法下,很多情侶也就這么過下去了,你如果故事也這樣發展,Liz將會繼續消沉,并成為一個沒有任何感知力的怨婦。她選擇出走。當然,我覺得她的存款蠻多的,吃吃喝喝尋找自我的旅程不是人人都能干的。
第二點:知道彼此不合適,能勇敢地選擇放下,并不為難自己
在印度的時候,她和一位老人家有這樣一段對話。
Liz: 我愛他。
老:有什么大不了的。
Liz: 我真的很想他。
老:那就想。每次想他就給他送去點愛與光明,然后再把它們放下。
他沒有說不要去想啦,都分手啦,你們不合適在一起干嘛呢?也沒有指責說你那么大的人了,分手有什么大不了的。他允許她的感情流動,允許她繼續對她沒有放下的戀人念想,然后,最重要的是放下。
這是一種對自我的呵護和妥協。
你可以去想這個人,每當你難受的時候,讓自己脫下面具,面對自己真正的內心,去想對方,把所有的想念釋放后,你要繼續往前走。這是一種能量的釋放,每次你想這個人,你都會情緒很激動,但是只要你抱著“let it go”的心態,不壓抑自己的內心,和自己平和相處,終有一天你會淡然。所以在印度的冥想教會了她如何去放下。
有個朋友以前告訴我:女人啊,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樣的男人,不合適的不要去碰。當然,這個是防范于未然;但是,如果一不小心你因為空虛、寂寞、沖昏頭腦陷入了,要做的是如何抽離。這才是最難的。
所以,給自己流淚的時光,讓自己懦弱,是讓自己去體會思念的心情,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很難,但,如果你可以做到,你將所向披靡,讓自己變得更好。
最后:因為愛而失去平衡,也是平衡生活的一種方式。
有一句話我聽進去了:每個人都應該在巴厘島有艷遇。
這個話說的所有人都心癢癢,所以會帶動巴厘島的旅游業吧。
她后來又戀愛了,我真心懷疑她是個戀愛體質。因為在這部電影里,她正經戀愛了三次,還有一次和小鮮肉裸泳未遂。這次戀愛的對象是和她差不多年紀的中年大叔,兩個人很合拍,也是大叔主動追求的。
可是到最后大叔要帶她私奔了,做承諾了,她退縮了。理由是:不希望為了和大叔的愛情而失去自我。
關于在愛情中失去自我這個話題也是人們經常討論的。我們常說,因為談戀愛,我沒法和閨蜜下午茶了;因為談戀愛,我把去健身房的時間用來劈情操約會了;因為談戀愛,我開始看起了他愛的足球,加入了他愛打的游戲。
所以,我們的Liz阿姨覺得大叔拐著她私奔,讓她沒有辦法和老法師Ketut討論人生了。她急死了,這一年雖然吃吃喝喝,但是她秉持著充實自己尋找自我的目標,過得自由自在。結果這個男人想要改變她,她不干了。
關鍵時刻還是Ketut出馬了,告訴她因為愛而不平衡也是人生的另外一種平衡。
這話多繞口多有哲理多深刻啊,我們的Liz馬上就投奔愛郎懷抱了呀。不說這個劇情的安排如何,但這里說明了一點:愛情是互相妥協和互相退步。
這里的平衡其實是雙方彼此的平衡,因為要在一起所以你的生活節奏要努力和對方一起調和,調和不是指無條件順從,而是兩個人需要溝通安排找到平衡點,因為從一個人變成兩個人,你就從你自己變成了你們,因為伴侶關系讓你變得更加柔軟。完全自我的個體是沒有辦法適應兩性關系的,因為你的自我意識會破壞愛情中的分享。
最后我想說:去旅行吧,在路途中,你會想到很多人和很多事,也許沒有想明白的問題,在某個瞬間你會幡然醒悟。也許某個錯過的人才剎那間會明白錯過的道理。也許本來要離開的戀人再種種回眸后還是決定廝守。一切皆有可能,你不走出去,永遠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