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章節一直在傳達這樣一個理念,那就是全然的負責。你尋求的每件事、你經驗的每件事都在你的內在。如果你想改變任何事,你只要在自己內在而非外在做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需要對此負責,這可以理解。但如果問題發生在別人身上,我們還要為此負起全責,那就難以理解了。
修藍博士對此的解釋是,記憶是共享的。當我們看到別人那里有模式,表示我們自己也有。當我們在別人身上發現了什么不喜歡的東西,表示我們內在也有那個東西。我們的任務就是清理它。
前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為什么我那么受不了婆婆的嘮叨。我知道她有掌控支配的課題,這是她天生的,沒辦法改變。但我真的很受不了她凡事叮囑,真的很煩。
我又不是小孩子,我很多事情正準備去做呢,而且很多事情我都做得很好啊,不用你在那像個指揮官似的指指點點。是,我是有粗心的毛病,有時會不記得做某些事,那你也不用這樣凡事千叮囑萬叮囑啊,我自有安排、自有分寸。如果不記得,你再提醒我也可以啊。
這是我一直憋在心里的話,因為我有溝通表達的人生課題,我不敢去表達,同時也怕自己會帶著情緒去說,而引起更大的沖突。所以,每次因為婆婆的嘮叨而有情緒,我就會把想說的話憋在心里,在腦海里重復。
因為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我曾經想向秋愷老師提問,讓秋愷老師幫忙解答,就在我想怎么把這個問題理清楚的時候,我似乎找到了問題的原因。我雖然沒有掌控支配的人生課題,但是我8有兩圈,這意味著我的掌控支配能力也很強。確實,我做事情會喜歡自己主導,不太喜歡被強制或命令。
今天看《零極限》這個章節的內容,我就對此特別有感觸。我不喜歡婆婆的掌控支配,那是因為我自己身上也有掌控支配的特質。我要做的不是去清理她的問題,雖然這是她的人生課題,我要做的是清理自己,清理自己掌控支配的特質,讓它發揮正能量。
題外話:本來不知道自己該寫什么的。看著同事們4點不到就高高興興收拾東西回家,我就很著急,因為我不想把作業留到假期,所以我就帶著這著急的心情看書,希望自己能趕快寫完心得。可是心里越著急就越看不進去,而且這個章節有點長,看完之后一臉蒙圈,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寫。看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更是著急。
后來吃了點東西,清理了一下,慢慢試著去寫。剛開始寫了又刪,但后來,思路就慢慢出來了,想到了自己要分享的內容。
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