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看牙醫。正常人的大牙有2顆,我是三顆。我跟醫生說靠外面的大牙不適,她一看,就說你這是智齒要拔掉。還給我科普了智齒用不上,你有四顆,都可以拔掉。我出去等病歷的時候查了一下度娘,智齒是最里面一顆,而我是靠外的大牙。跟醫生說了又重新看。擦汗擦汗。。她看了又說你這要做治療,躺下需要半個小時,你帶著孩子不方便。看完牙體牙髓科,再去看牙周科。我說我姐就住附近,把小孩送去半小時就過來,她又推脫別的病人不愿等,下午再掛號?下午未必有號。你改天再來。寶寶很醉,馬上下樓去問怎么才可以掛到專家號。跑了倆趟口腔醫院的結果就是你有四顆智齒,沒用,都可以拔了。說智齒,等她寫病歷這個環節都花了一個半小時。至于不舒服的牙,下次再來看。作為排上全國前十的口腔醫院你的普通號是這樣的,其他的小口腔醫院,口腔門診,怎么沒有市場缺空,有了缺空就有不合法,不規范。
? ? ? ? ? 除了擦汗,寶寶只能說,下次我還是會來的。
? ? ? ?2.爺爺夾菜。前幾天在家煮火鍋,剩下最后一個海帶結,我問二師兄吃不吃,他沒回答就夾去吃了。這個畫面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物資匱乏的年代,雞蛋,雞腿都是餐桌上少有的,爺爺常是,夾起雞蛋或雞腿,每個人問一遍,你吃不吃,待大家都回答不吃的時候他就理所當然放到自己碗里了。當然如果你回答吃,那整個吃飯的時間都會十分冷場,爺爺鄙夷的目光會落滿你全身。所以通常爺爺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不吃。這個事情對我的影響,已經不是當時的眼饞了。而是每次和別人出去吃飯,我都不知道該點什么,會不自覺的去猜對方到底想吃什么,又猜不到,所以變成點菜很糾結。其實有時候會特別羨慕家里倆妯娌,在家在外,從來都是大大方方的我想吃什么,我要吃什么。
? ? ? 我大腦里這個程序還沒有改變過來。也許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