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花一生時間死磕知識管理

第一次聽到成甲的名字始于《得到》上的免費知識新聞,4分鐘的《終生學習:四兩撥千斤的秘訣》知識新聞中,首次聽到了“臨界知識”的概念,聽到了如何建立微習慣,瞬間獲得了滿滿的干貨。

第二次聽到成甲的名字始于成甲的微信公眾號,公眾號的自動回復至今印象深刻:“我希望能夠聚集一批相信思考的力量,能夠慢慢閱讀,愿意把深度思考打造成自己核心競爭力的人”。嗯,寫得真好,說到心坎里去了,就是你了。就是你了。

第三次借助成甲微信公眾號看到成甲的《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這本書居然今年2月才開始出版,毫不猶豫下單了一本,然后花了一周時間仔細閱讀,再然后,就寫下了這句標題:我愿花一生時間死磕知識管理。

1.原來知識管理這么重要

“知識管理”于我而言并非陌生的詞匯,也許在哪里看過,也許在哪里聽過,但從未真正像成甲一樣好好思考“知識管理”這個概念,更未像成甲一樣持續為“知識管理”實踐。

《好好學習》這本書真正讓我理解“知識管理”的意義和價值,也讓我開始意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確切地說應該是信息的海洋里)無所適從,不知所措。

我們似乎掌握了很多很多有價值的知識,但關鍵時刻我們的大腦卻一片空白,一條有用的知識也想不起來。

我們似乎擁有了功能無比強大的知識搜索引擎,但我們卻不知道這些看似價值連城的知識到底怎么應用。

我們似乎整天都在學無窮無盡的新知識,但我們還是不能體會“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深刻內涵。

我們似乎進入了一種“聽了那么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囚徒困境:知識究竟成就了我們,還是成為了我們進一步成長的枷鎖?知識究竟是價值千金的“黃金屋”,還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很少有人真正思考這個問題。

這個核心問題上,成甲給出了自己的解讀: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學習方法太原始,我們不知道怎么學習,我們不知道怎么做好知識管理。

這個解讀如醍醐灌頂般激醒了我。

是的,當我們從大學畢業后,我們的學習似乎就進入了停滯階段,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學習工具使用的還是中學階段的那一套,即使進入知識爆炸的21世紀,我們還是老一套,于是我們不得不發出以上感慨,也不得不一次次看到如下事實:

工作了10年,好像除了增加了工作經驗外,工作方法、工作效率還是依舊沒有多大提升;每天堅持寫日記,好像除了記流水賬外,沒有任何作用;每年逼自己讀100本書,好像除了記住了書名外,書的內容、核心觀點一點都沒了印象……

知識管理正是解決上述所有困惑的最大殺手锏。學習知識管理,學習極具威力的臨界知識,學習如何每日反思,真正能激活遺忘在大腦角落的零散知識,讓一個個知識點活起來,一步步凸顯其應有的價值,一步步認知“知識就是力量”的深刻內涵。

尤其是深處咨詢行業的我,更進一步認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價值。咨詢給客戶提供的正是一種知識服務,一種思維模式。如果自己都做不好知識管理,做不好高效學習,怎么能給客戶提供有價值、有深度的咨詢報告呢?

于是,知識管理四個字深植于心,慢慢扎根。

2.真正的好東西值得不遺余力地分享

看完《好好學習》后,我意識到這是我們學習、做咨詢的《圣經》,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分享,將這本書的心得、感悟、思考分享給周邊的同事、朋友乃至領導。

既然成甲毫無保留展示了自己關于知識管理的所有認知,那我一定要不遺余力分享自己從這本書得到的一切。

首先,我將這本書分享給我們項目組。巧合的是,此時的我作為項目經理正帶領項目組成員在北京做項目,于是借助周末時間,我向項目組成員做了長達2小時的分享,仔細講述這本書的核心觀點以及帶來的思考,并主動引導項目組成員每天寫反省日記,積極按照以教為學、以慢為快、刻意練習等方法推進工作、學習與思考。

其次,我將這本書分享給我的朋友。當讀完這本書后,我毫不猶豫分享給了好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這本書后,仔細閱讀了書中的內容,并不斷與我就書中的方法、觀點進行深入探討,以進一步提升對知識管理的深度認知。

再次,我將這本書分享給我的領導。分享給周邊同事后,我意識到這本書對于我們咨詢行業的重要價值。我馬上想到了我的領導,是的,領導也一定需要一本,我馬上網上下單了一本,借同事幫忙在領導出差途中送給了領導。領導閱讀后感觸很深,并寫下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分享給更大范圍的同事,引導大家做好知識管理。

當看到我的分享帶給周邊同事、朋友、領導關于知識管理認知的轉變與提升后,我意識到我的分享正如成甲在自序中提到寫作這本書的目的一樣:我不是在寫書,我是享受盡力幫助別人的樂趣和成就感。我也不是在分享,我也在享受盡力幫助別人的樂趣和成就感。

3.思考與實踐始于每一天

如果說分享書中的觀點僅僅是看書后的第一步,那最重要的應該是第二步,即實踐書中提到的以教為學、不斷反思、刻意練習、運用臨界知識指導學習等方法,真正讓知識改變思維模式、改變日常行動。

我開始了兩手抓,一手抓思考,一手抓實踐。

思考方面,為了深入思考書中提到的臨界知識的應用。我先后應用復利效應、黃金思維圈、概率論三個臨界知識撰寫了3篇原創文章,包括:《如何用世界第八大奇跡指導你的工作》、《如何讓你的思維更有逼格》、《懂概率的人生過得不會太差》,并發表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公眾號后臺分別回復“復利”、“黃金思維”、“概率”即可瀏覽),供讀者思考、指導實踐。

實踐方面,我堅持每日寫反思日記,從“去年今日”、“讀書日記”、“人脈日記”、“承諾日記”、“工作日記”、“新知日記”等方面進行反思。同時,積極在項目組團隊開展知識分享的以教為學活動、公眾號寫作等刻意練習活動,期待真正讓這本書成為指導我們學習的最好指南。

與此同時,我意識到知識管理于我們咨詢行業的重要性,我在努力思考咨詢行業如何更好實踐知識管理的方法體系,我在不停探索知識管理如何更大限度幫助每個咨詢人建立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堅信一點,思考與實踐始于每一天,必須持之以恒思考書中提到的具體方法,必須鍥而不舍實踐書中涉及的臨界知識,努力做到以思考指導行動,以行動反饋思考,向知行合一的目標扎實邁進。

4.總結

偶然間走進知識管理的大門,我似混混沌沌般驚醒,我似如獲珍寶般喜悅,我似找到出口般興奮!

我沉思、我分享、我實踐!

是的,這正是我想要做的!

我要像成甲一樣,做一個知識管理的探索者、實踐者、分享者!

我期待為身處知識迷霧中的小伙伴們提供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真正讓他們為學會知識管理而歡呼雀躍!

我期待為苦苦探尋知識價值的小伙伴們提供自己的一點幫助,真正讓他們感受到“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內涵!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我愿花一生時間死磕知識管理,讓知識真正綻放應有的風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