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會做自尋煩惱的事情,早上出門穿的衣服不是自己喜歡的,感覺別扭,站在公交站臺等候,一個別人不經意的目光,就以為真是自己打扮太難看;來到公司,上司對著小組喊話,說給我注意XX問題,錯了會影響KPI,然后心里就會咯噔一下,這個錯誤是不是我犯的呢;中午吃飯的時候,坐在一起的同事要去外面就餐時沒有叫上自己,就暗暗懷疑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
一系列的擔憂,在想象中成為你的煩惱,關鍵還都是沒必要的煩惱。這些小細節,不在態度上正確認識它,你就會被它牽著鼻子走,從而產生不良情緒。那這些煩惱,如何憑空產生?
很大程度上,我認為是由于人的“又自戀又不自信”而導致。
一個人往往過于關注自己的情況,其實是自戀或者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但是由于不自信,就會對自己產生各種懷疑。其實,沒有人會關注你穿的是否好不好看,除非你有男女朋友。很多人看一個人的穿著,心里的嘀咕不超過兩分鐘,問問你自己,就算你在路上看到一個人穿著稍微奇怪,你會一直看著他?腦海里一直暗笑他?其實都不會對不對,最多就是當下看見的那秒有些心理活動,但很快便忘卻腦后。因為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面對問題也是,當聽到不好的情況,常常就對號入座,有這樣的危機意識挺好,但是過于妄自菲薄和擔心害怕,正是因為太想自己好,這樣一點點的小情況,就會開始自亂陣腳。但其實只是因為其他小組的組員出現的問題,上司只是提醒大家,你卻在怕的不要不要的。
人際關系的處理上,也是這樣的,總想著自己成為關注點,別人愛護的對象,一旦他人忽略了自己,就以為自己受排擠,不被人喜歡等等各種不良情緒滋生。可是僅僅可能是因為當時別人知道你帶了便當到公司,所以沒叫你。
這些擔憂的情況,現實的情況往往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它總是事出有因,但那個源頭不是自己。所以別總自尋煩惱,多放松自己,把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