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快三月了。哎,年就過完了,節也沒了,念念不舍也沒辦法。
說正事吧。陸陸續續家里冰箱也空了,沒事就到超市逛逛,過馬路遇見點事,想起尊重這詞很窩心。
馬路上車來車往,僅有的斑馬線并沒有紅綠燈,一般背街背巷都這樣。行人過馬路靠的是眼疾手快,偶有禮貌的司機還能慢行,大多數車越空曠越風馳電掣,呼嘯而過地面震顫。反正也習慣了,手上提著拎著一袋子食品,我安心地等在馬路旁,一對抱著孩子的小夫妻也和我并排而立。
越沒有紅綠燈,大家越想偷雞,估摸了車離得距離不遠,我們三又往前挪了挪,等待車一過馬上就走。大家回家心切吧,哦,不,平時也這樣。但,車并不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向前進,也許是要和其他車輛錯行,車稍微變換了一點道,偏離了原來的軌跡15度,奔著我們就來。我遠遠地看見了,立馬后退。
我看見了,小夫妻也一定看見了。丈夫個子高高的,起碼1,82米,極目遠眺指定比我看得清楚。妻子在左側,丈夫在右側。妻子抱著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低頭看孩子,也許是丈夫在安心,根本沒顧及車。
我們三人成階梯狀排列,就像奧運會領獎臺樣錯落有致。我在三號位,妻子在一號位,丈夫在二號位。無疑妻子最心急,超出斑馬線最多。丈夫目測車變了道自己立馬退后了一步,車緩緩開過來了,妻子并不察覺,馬路的嘈雜讓她失去了判斷,反正丈夫緊挨著完全不必杞人憂天。這也是夫妻的默契吧!眼看車愈來愈近,丈夫拉起妻子的圍巾,一把把妻子拽后了一步。
圍巾,絲質圍巾,繞脖兩圈。那一刻,我頭腦閃過念頭~~拉幾次會不會勒死?長途車喘著粗氣,走遠了。夫妻兩人一起過了馬路,妻子若無其事,丈夫神態安然。
我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對夫妻,一對佳偶。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多事?丈夫手提小塑料袋沒一點累贅,妻子很吃力地抱著孩子,為啥不換丈夫抱孩子?為啥拉圍巾,不拉胳臂?一路上這鏡頭就在我眼前繞啊繞。
這事情給了我很不舒服的感覺,尼瑪,老婆又不是狗,圍巾難不成是狗鏈?情況緊急那是我挑毛病,問題是完全有時間啊。聯想到丈夫當甩手掌柜,娃也不換著抱一下,遂厭惡這男人的面目。
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女人并不以為然,我瞎操心。尊重只存在于界線清晰的雙方,當自我尊重界線模糊時,他人的尊重就不存在。
小事見品行,尊重不是禮貌,尊重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教養。女人挑男人,要注意細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