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作家》讀后感

? ? ?在微信風靡大江南北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微信公眾號的盛行也讓原本關注文學書類的讀書人開始關注工具書,特別是個人管理及個人成長類的工具書。我把《成為作家》這本書也定義為工具書。工具書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可操作性,讀這樣的書學到觀點方法不主要重在應用和實踐。它不一定馬上帶給你愉悅和滿足,但卻會讓你在實踐的路上體會到不一樣的風景。年初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一個名為“百日寫作”的微信社群活動,初衷是想養成用筆記錄生活和記錄所思所想的習慣。也是從這里知道了《成為作家》這本書,知道了作家通過一步步的訓練可以達成,是有跡可循的。

? ? 《成為作家》的作者是美國的多蘿西婭.布蘭德,作者首先寫了自己在教授學生寫作技巧時的困惑,意識到寫作首先克服的不是技巧而是自信心的問題,也就是認識問題。首先否定“天才是教不出來”這樣的論調,肯定了作家確實存在一種神奇的魔力,而且這種魔力是可以傳授的。書中第一章是在寫作開始期遇到的四種困難:第一種困難就是寫作本身的困難,即要不要寫作;也就是寫作是為了什么?實現什么?第二種是早期成功過的作家難以重復他的成功謂為“一本書作者”;第三種是要經過惱人的長期間歇才能重新進行富有成效的寫作謂“間歇性作家”;第四個困難涉及技巧方面,沒有能力為一個生動但不完美的故事安排一個成功的結尾謂“不均衡作家”。上述的四種困難來看,都不是寫作技巧的問題,最大的障礙是寫作者本身的信心問題。很多寫作的人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要么自卑要么虛榮要么是個性及對靈感的依賴,追求完美的束縛等等不相信自己可以把故事寫好,早早給自己判了死刑。所以要寫作請堅信我可以,我一定可以。

? ? 要成為作家首先要了解作家,第二章就是作家是什么樣的人。作家要培養作家的氣質。所謂天才作家的氣質,布蘭德是這樣理解的: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尚能保持孩童般的天性和敏感,還保有“天真的眼神”。對周圍環境的變化的要敏感,要悉心觀察。對環境的變化要迅速敏銳,這在我堅持寫作了140天的日子里感覺特別深,剛開始的寫時只關注我自己注意到的,寫著寫著我就開始覺得素材不夠,開始用心觀察起自己周邊的建筑物,道路,動植物,身邊的過往形形色色的人,發現萬事萬物皆可成為素材都能帶給你寫作的資源和堅持寫作的力量。天才的是在行動中實踐中磨礪出來的。想成為作家就要馬上行動起來!這一點我很贊同布蘭德的觀點。書中還提到作家具有雙重人格,這點我也很贊同作為一個作家要完成一部作品,你必須能深入作品深入每個人的生命品格中,這樣的深入一定要挖掘自己內在品格中相對應的品格進行體驗和放大,與生活中觀察體驗進行揉合再加工后就成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這不是精神分裂而是作品或者成為作家的需要。書中還說對于一個性格的兩方面進行訓練時必須認為你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簡單說“表里不一”是作家的特質,是在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綜合的結果。寫作更重要是啟動無意識潛意識,天才是那種能夠使他的無意識完全服從他理性意圖的人。書中寫了作家的訓練:第一階段早晨起來就寫作。比習慣早半小時到1小時起床,起來時不要讀談任何事情,馬上開始寫作,想到什么寫什么;第二天不看前面寫的東西繼續依然如此寫作。第二階段按安排時間寫作。分兩個部分一是給自己固定特定時間15分鐘即可,無論在做任何事情馬上停止下來開始寫作;二是在選定的不同時間開始寫作,達到隨時隨地寫作的狀態,依然15分鐘即可。如果前兩項的訓練無法完成,表明了你的抗拒可以放棄當作家的想法了。前兩個階段是抗拒重讀自己的作品或者評價修改作品,目的是樹立寫作的信心認識寫作不是那么難的事情。第三階段開始以批評的眼光重讀你的作品。當你寫完一篇東西后隔開一天再來閱讀和批評它;第四階段當你開始寫作一篇作品時,切忌和其他人太多談論它。這樣會讓你有已經完成自己的作品的感覺,寫起來會感覺無味。

? ? 《成為作家》這本書乍看起來有些冗長,拖沓,但是細讀細看后你會發現作者其實是讓你全面了解作家的性情氣質及對待事物的看法,首先去除了對作家認知的神秘感也因此有了目標及方向。作者也結合自己在教學培訓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一一剖析解決方法,看似偏離主題實則用心良苦,因為在寫作道路上的問題,如果你不開始寫作的行動,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問題什么瓶頸,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什么。這本書有認識方面的也有方法方面的問題都給了解決的辦法,在寫作的實踐中有相應的迷茫對應篇章很容易解決。只要我們能像作家一樣的生活工作學習,用他們那樣思考及觀察事物的方法,愿意像他們那樣對周圍的事物不間斷的挖掘去體會品味,多讀書多觀察,按照方法訓練自己,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你也可以成為作家,即便成不了作家,你也會成為離作家及目標越來越近的人。

? ? ?按照書中的方法練習寫作,在持續寫作的路上除了作品外一定還可以收獲的更多:“隨著寫作的持續,眼前的日子煥然一新。在寫作前,總認為低到塵埃的日子單調乏味日復一日,重復的讓人不忍直視不堪入目了無生趣。通過寫作,自會細細思量每一時每一刻的狀態,太陽升起照耀著大地的時候,希望精彩隨之而來,每時每刻都有新的從來不曾體會的感悟等你發現等你觸碰等你寫進文字。一草一木皆有愛,一粥一飯皆有情,一舉一動皆有趣,一張一弛皆有美。成為有情有愛有美有趣的生活陪伴者,生命的追隨者。一生養成記錄的習慣,學會堅持收獲成長。”這是我參加百日寫作活動實踐《成為作家》的總結感悟。只要你行動一定比我收獲的更多。我也向愛好寫作的朋友們推薦《成為作家》,也引薦大家按照書中的方法持續的寫作。包不準你就真的夢想成真:《成為作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