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霸到學渣-2016年基金排行解析


大部分基金投資者選擇基金時喜歡參考歷史業績,其中最喜歡看的業績就是最近一年的表現,這不能怪投資者,畢竟代銷渠道(No.28),很多理財顧問,還有很多主流的選基方法都是這樣建議的。

在2016年的年初(去年年初),可以看到2015年全年的基金表現,如果按照收益率排名,范圍是全部基金,會看到這前五名:

表1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2015年這幾只基金翻倍還有余,那一年股市是經歷了暴漲和暴跌的。
看下圖:

圖1 兩條豎黑線之間是2015年

從指數看2015年全年最終并沒有上漲太多,但是排名靠前的這幾只基金可以有一倍多的漲幅,誰看了都會眼紅。通過分析這幾只基金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份額變動量(No.157),可以看出投資者的做法,通過了解他們來了解自己。

表2 2016年第一季度總份額變動情況

1.這幾只基金都不算是很新的基金,在2014年之前就成立了,但看2016年初的總份額數量(No.157)也忒少了,其中三只在10億份都不到!富國低碳環保算是個中等規模。從份額量也可以知道,人們的判斷是多么不靠譜,這幾只可是2015年的前5名啊,前5名才這么點份額,說明之前沒什么人會判斷這5只會有很好的表現。沒什么人購買。如果觀察2015年初的份額數量更加慘烈,我找了一下2015年初長盛電子的總份額,才0.6億份,說不好聽的,快解散了!當時沒人能分析說哪只基金會表現出色。

2.2016年3月31日的總份額=第一季度初+第一季度申購-第一季度贖回。有意思的是,相比于2016年初的總份額,第一季度新增申購份額占比很大,比如長信電子,期初才12.83億份,結果在1-3月新增申購有將近7億份。當好的年度排名業績出現后,投資者開始瘋狂的申購。注意:買基金的人喜歡看過去的收益,而不考慮風險。

3.上面說了,買的人是看到過去的漲幅大而心動。賣的人呢?看到的是最近跌幅大,恐懼。所以2016年第一季度贖回的量也很大!因為對于已經買入的人,親身的體會到了2016年一開始那幾次熔斷的恐怖,所以紛紛贖回了。注意:沒買的人是看到總體漲那么多才想買。已經買的人,是看到最近跌了那么多才想賣。這同時發生在同一只基金。

2016年1月,上述基金跌幅如下:

表3 2016年1月跌幅

在我查找這些跌幅時,發現這幾只基金在2016年一月是墊底的。如果某人因看到2015年它們排名靠前而買入,馬上迎來的就是30%以上的下跌。之前漲的最猛的基金,當市場突然反轉時,往往跌的是最多的。因為沖擊成本(No.156)的存在,手中漲幅很大的股票無法在短期拋售。

在2015年前5名,它們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表現又如何呢?

表4 2016年全年增長率

他們都在中下游,甚至是墊底。

現在再看上次那篇《據說水瓶座的基金業績特別好 -2016年基金排名解析》,你就更能明白了,躲過了1月份的下跌,再成立的新基金,自然一年到頭有正收益,并且可以排名靠前。這就是運氣。

我的結論:

不要太在意排名,多想想自己是如何投資的

1.看排名買基金很容易倒霉。看到的是過去的收益,和我們沒有關系。當市場下跌,過去漲幅最大的基金下跌幅度往往是最慘的。所有基金的業績排名只能證明在過去一段時間表現很好,未來是否依舊排名靠前是未知數,2015和2016年是從天堂到地獄的例子。從學霸到學渣。

2.如果我們能理解1年排名用處不大,那么3年排名用處也不大。因為未來就是未來,過去已是過去。基金的業績是基金的業績,不是我們投資的收益,因為我們沒有耐心,而能夠拿到那些收益的投資者他們更有耐心。通過上面對于總份額的分析也能看出,在2015年之前,這幾只基金總份額量很低,誰也沒辦法看得出來他們在2015年會表現那么出色。能在2015年之前買入這些基金的投資者是因為:運氣。

3.大部分人喜歡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一只基金的好壞;而不是內部:控制自己如何投資基金。那無論選擇到什么基金也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看到了排名靠前就去買,按照這個邏輯,那他排名靠后就應該賣?但是一只基金排名靠前,之前,他在哪兒呢?按照排名靠前才買的邏輯,我們在它排名靠前之前是不可能選的。我們可能會買到未來表現很好的基金,但如果買了又賣,沒有耐心,或者其他錯誤的投資方式,極有可能導致我們最終與他們無緣。

未來一年表現好的基金,現在大多是默默無聞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