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彩蝶,工作如螞蟻。想讓生活更絢麗,就要負重前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努力和生活質量向來是成正比的。
最近在看某一電視求職的綜藝節目里的一名求職者求職,這位求職者教育背景相當出彩,(一下稱為小C)畢業于日本愛加大學,有世界五百強的工作經歷,外表光鮮,想必實力也不俗。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剛上臺就有達人滅燈,最后求職慘遭失敗。
為什么結局是這樣的呢?
想來源于小C一上臺就表明來找工作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加班,不要無謂的加班以免削弱生活質量。
小C這一要求代表了現在大多九零后的就業觀點,工作服務于生活,既然工作都這么累了,累到已經嚴重影響到擠壓生活質量了,這樣不就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嗎?這樣的工作與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可言?
說到這里,我又想到一句話“今天的工作是為了明天的幸福,但是今天的不工作,我就覺得很幸福。”
當然這是一句戲言,是懶惰中安慰自己的烏雞湯。我在想如果小C當初一上臺不拋出不想加班這個點的話會不會最后結局會大有不同。是否她的直言坦率給自己職業選擇埋下了一個坑。
細想來。這跟個性無關,跟追求有關,跟夢想有關,跟態度有關。每個人的追求是不同的,就工作而言,有的人就是奔著掙錢的,加班無所謂啊,給錢就行。若是就生活而言,自己開心歡愉就好,過癮就成,要的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種瀟灑豪邁。
也許其他人,他們就覺得情懷和夢想比較重要,自己想要什么,時刻銘記在心,自己現在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最后的夢想而鋪路,哪怕是現再走的再苦在累也在所不惜。
陳默老師也說,一個人只有自己強大才有選擇的權利,自己還沒能力駕馭自己內心的要求時可能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只有自己變得豐盛強大才能創造更多的機會,而這些能力會為自己鋪路,沉淀下來,厚積薄發,沉淀越深厚路就越平穩,唯有這樣才能更接近我們的夢。
捋清兩者的關系,找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踏實的走,總不會錯。
“追逐自己影子的人,自己就是影子。”不要追求與自身階段不匹配的生活質量,不然只會走進自己誤區,甚至會中了所謂生活的毒。
一件商品,當大家都說不買是傻瓜的時候,往往你一買就變成了傻瓜。發現別人都沒發現的事,就能成為贏家。購物,別中了營銷人員的毒,夢想,別中了生活的毒。
《中國合伙人》里有句話說“夢想超越金錢之時,你就能賺到錢。”那么不管有無違和感我都想說,夢想超越現實之時,你就要加倍努力,金錢超過工作之時,你就離夢想更近一步。
想比陸游的“貪笑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我更喜歡蘇軾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前者傲嬌,無視規則,追求內心豐盈,后者兼顧情懷與現實,心境豁達,頗具動力。
有時發現我們與現實的關系太過稀薄,身邊環境拖拉著我們前進的腳步。生活總會有迷霧,不然某人也不會把酒問青天,生活也總會偶爾落寞無助,不然某人也不會舉杯邀明月。……
至此,突然想對話理想,就借用博爾赫思的這幾句吧:我用什么才能留著你?我給你貧窮的街道,絕望的日落,破敗郊區的月亮。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
還是那句話,承不了其重負,怎敢擅自戴王冠?走向康莊大道之前,先鋪好路穿好鞋。折射現實,向往高質量的生活,就真誠且堅毅的面對好工作。
別中了生活的毒,生活始終在一處高姿態的笑傲群雄,也別中了圈里友人丟給你的迷霧。你學著舍友賴床,殊不知讓人家就等著畢業進爸媽公司做高管;你學著朋友矯情,殊不知人家除了感情其他都不用自己擔心;你學著閨蜜逛街或刷著某寶購物,殊不知人家有個拼命賺錢供她花的男友……
在需要埋頭耕耘的時候,誤入了別人的果園,就以為自己已經收獲了整個秋天,這才是最大的作死。
我們都向往財務自由,人生自由,生活自由,工作自由等等各種自由。但是伊曼努爾.康德說過,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而自由的基礎是有所依附。
好好想想自己所依附的東西在哪里?找到這種依附才有安全感。當然,要是找不到,就必須:要!去!創!造!
當你明白失去遠比擁有更踏實的時候,你才能活的釋然,但凡辛苦,便是強求。但是,永遠富有朝氣,永遠熱淚盈眶的面對生活,生活怎會辜負你?所以如此,生活必定賦予你揭開迷霧看到朝陽的超能力!
從現在開始,為自己解毒,為自己療傷。收起“晚上的星星都死了,只有一個月亮挺不好看的”的悵惘,這些事還不能成為我們憂慮的問題,我們唯一要關注的是“怎樣吃飯才能更強壯?”別等來三毛那句“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的老去。”的狀態和現實。
解了毒,療好傷,直面生活,向前走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