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本專欄是《順心:職場情商激活碼》的延續。本文是公關夫妻皮皮仲與婭婭文解讀情商實踐過程中,“高效溝通”練習的第九篇文章。
人在職場,每天都要清晰、有力地“說話”。然而,我們經常會陷入無效溝通的圈套——在沒用的場合、對沒用的受眾、用沒用的方式、做著沒用的溝通。
皮皮仲與婭婭文將結合工作中為500強高管及經理人做溝通咨詢的實際經歷,圍繞職場中最常見的溝通難題,幫助所有向上的職場人找到高效溝通的方法與參考案例。
正文:
謝謝前幾日給我打賞的@黃夾克,也謝謝@奔跑的笨小孩等針對高效溝通練習的提問。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將繼續圍繞高效溝通訓練的模型,用一些實際的案例或對話,與大家分享訓練“職場說話”的方法與體會。
你能聽見對方嘴上的話,但你能聽懂背后的情緒嗎?
今天,我和婭婭文想和大家聊聊溝通中的情緒管理。在我們提出的溝通訓練模型中,它對應的是“心”層面的“強大與敏感”。
先來看一個小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小領導,你的小伙伴完成了你交待給他的某件事,特興奮地跟你說“可算做完了,太累了!”,你該怎樣反應?
現實中,一般段位的領導,對這種情況可能會說:
版本一:“辛苦了!”
版本二:“這事你早該做完了,有什么好興奮的?”
版本三:“這是你的份內工作。做完了這項,趕緊忙另外一項吧!”
如果你是下屬,你覺得哪個版本聽著最舒服呢?還是沒有一個版本是真的讓你舒服的?
事實上,要想讓小伙伴覺得被鼓勵、被認可,以上三個版本都不夠。因為無論哪一個版本,做領導的都沒有很好地抓住小伙伴說出“可算做完了,太累了!”背后的情緒,并根據這種情緒調整溝通策略。
小伙伴這句簡單的話背后,既包含著他完成工作本身的喜悅,也藏著等你表揚的期待。所以,更好的版本,應該是:“太棒了!你終于做完啦!辛苦辛苦!”
擁抱他的喜悅,滿足他的期待,才是你作為領導,該有的溝通能力。
真正的高效溝通,比邏輯清晰更重要的是情緒對路
上文只是職場溝通中情緒管理的一個很小例子。因為溝通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所以,情緒管理既包括管好自己的情緒,比如,不要在不該發脾氣的時候發脾氣;也包括管好對方的情緒,比如,人家發火時,你怎么把對方的火氣平息下來。今天我們先來說管理對方的情緒。
有一年冬天,我的客戶很著急地催我們加快項目的進度。她給我打電話,給我講了她為什么那么著急的原因。而根據我當時的分析,我覺得項目的時間非常充裕,根本不用著急。所以,我在電話里非常放松地給她分析了目前的進展,歷年的經驗,讓她不用著急,我們會按時交付工作。
結果,她卻向她的老板投訴了我,原因是“面對項目如此緊急,他居然還嬉皮笑臉!”
我知道后,哭笑不得。臨危不亂是我們咨詢這個行當的基本素質,所以我才能在她焦慮時,我能邏輯清晰地給她分析、評估。更何況我在電話中表現出來的放松,完全是想幫她降低焦慮,以便更好地安排接一下來的工作啊!這一片好意,怎么最后成了“嬉皮笑臉”了呢?
直到我開始關注溝通中的情緒管理,才了解到我當時與客戶的溝通,犯了兩個致命的錯誤:
一、我沒有讀懂并重視她當時的情緒。
二、我沒有采用合適的溝通策略,去應對她的情緒。
我的客戶當時很“焦慮”,焦慮的背后是“恐懼”,怕項目做砸了;正因為“恐懼”,她“期待”著我能支持她加快進度。因為是電話溝通,我看到不到她的臉;也因為我當時還沒太重視溝通中的情緒管理,在她很焦慮、擔憂甚至恐懼時,我卻沒有“與她做朋友”——認可她的情緒,并表達我也有相似的情緒。
類似我遭遇的失敗溝通,其實職場上有很多。仔細想想,你平時自己遭遇的、或導致的“熱臉貼冷屁股”,還少嗎?
誰都不想“熱臉貼冷屁股”,如何做才能避免情緒不對路?
事實上,克服我與客戶溝通時情緒管理上兩個錯誤的方法,恰恰是高效溝通中管理對方情緒的兩個最重要的技能:一、讀懂對方的情緒,二、認可并表達相似的情緒。
職場溝通中,人只要張口說話,或多或少帶著一種或多種情緒。比如,在我與客戶有關項目進度的溝通中,客戶有焦慮、恐懼、期待等情緒。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職場溝通高手,讀懂對方的情緒是必經的一步。
那么,在溝通過程中,對方一般會有哪些情緒呢?情緒的分類有很多種,美國心理學家普拉切克 (Plutchik) 提出了情緒的三維原理。我們不是搞心理學的,不用去深究情緒的強弱性、相似性和兩極性這三個維度。只需用他下圖中的倒錐子工具,了解八種原始情緒及它的強弱表現即可。(比如,下圖上半部分最居中的“喜悅”一類,按強度發展,它可表現為平靜、喜悅到欣喜若狂。)
知道了這八種基本情緒,可以幫你開拓一下在情緒上的思路,當對方在溝通中表現出來時,你能應對。
如何應對?我分享一個很簡單但實用的方法,即“接受并復制對方的情緒”,而不是抵觸對方的情緒。怎么做?就是別人表達出什么類型的情緒,你就認可對方的情緒,同時也表達出相似的情緒,從而確保情緒對路。
比如,當時我客戶特別焦慮、緊張,我不能上來就特別放松地說:“你不用擔心,一切都來得及”。我這么一說,就是在抵觸她的情緒。我應該表現出理解她的緊張情緒,同時自己也為項目的進度上心。具體說來,我的第一句話應該這么跟客戶說:“謝謝你打電話我說項目的進度。設身處地地從你那看,我也非常理解目前進展不快,我們整個團隊需要一起加快速度。”
為什么要這么做?其實,每一種情緒的背后,都是一個人價值觀的體現。所謂管理對方的情緒,說白了就是要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比如,我那位客戶就是愛著急,做事急性子,崇尚“凡事要早準備”。我如果一直表現得不緊不慢,在她眼里我就和她不是一路人,反映到溝通上,能順暢嗎?
說到底,誰都不想“熱臉貼冷屁股”。下回再有小伙伴跟你說“可算做完了,太累了!”,你該知道怎么說了吧?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例子,我下一篇文章,會分享更多類似如何處理談話中情緒失控這樣的高難度應用。感興趣的話,請繼續關注。
關于作者:
皮皮仲與婭婭文是對同行小夫妻。他倆不是專家,但很多人愿意付費向他們學習“如何說話”;他倆也不是作家,但他們的第一本職場溝通書很快就要出版;他倆初戀在一起十年多,但依舊很愿意與每一位喜歡慢慢向上的人交朋友。對他倆的專業話題感興趣的,歡迎簡信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