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笑傲江湖意味著不再會被江湖羈絆,那么笑傲江湖的方式或者說對究竟什么才是笑傲江湖理解至少有兩種,一種是在武功權勢上天下無敵可以掌控整個江湖控制所有人的命運,這也是大多數人最直接的思路,要不受控制不受羈絆,那就得自己成為主人能夠控制別人,這也正是任我行左冷禪岳不群一干人等所選擇的道路。而另一種方式,則是回到自己,能夠認清然后超脫江湖里所有的紛爭和羈絆,任你波浪滔天我自風輕云淡,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這是令狐沖任盈盈等人所理解的笑傲江湖。但是,和令狐沖是經過不斷經歷不斷糾結不斷成長最終認可了自己所走的這條路不一樣,任盈盈從一開始,對江湖中的各路人馬以及各種紛爭就看得很明白,不僅看得明白,而且活得也明白。
令狐沖雖是孤兒,但在華山上師父疼師娘愛,還有一大群師弟師妹們環繞著,日子其實過得很熱鬧和滋潤。盈盈則不同,在黑木崖上她雖然貴為(前)教主女兒,但生活卻未必如意。七歲時候父親神秘失蹤,東方不敗雖讓封她為圣姑,待遇如同公主,但這樣的身份雖然尊貴卻也拉開了和別人之間的距離,雖有無數人尊崇愛戴卻難有人可以親近交心。更加上,黑木崖上以及黑木崖和各大名門正派之間,明爭暗斗爾虞我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盈盈,對江湖中這各式各樣的人和事看得很清楚,她知道名門正派中“凡是自居名門正派之徒,就沒有一個好東西”,也很清楚日月神教以及江湖上那些三教九流是些什么貨色。以其身份之尊出身之貴武功之高兼之聰明靈秀,要在黑木崖甚至武林中有一番作為并不是一件難事,但她對這些武功門派之爭功業名利全無興趣,一個十幾歲的少女,卻在綠竹巷做起了隱士。對世事的透徹和淡泊的心性,使得她對人對事,不管是處理教中事物幫任我行收服教眾攻打東方不敗還是對待令狐沖,都有一份舉重若輕的從容。
金庸筆下的女性都寫得很精彩,聰明漂亮的數不勝數,不僅環肥燕瘦各不相同,而且每個形象也都極為鮮明豐滿,趙敏說的話一聽就是趙敏說的,黃蓉做的事一看就是黃蓉做的,辨識度很高,因而每個人都很真實也很有生命力,不只是一堆美好但卻抽象的特點的疊加。在金書最具特點的幾個女主角中,黃蓉是聰明(繼承了那么優良的基因想不聰明都難)卻不智慧,論機智和反應能力沒有誰能超得過她,但她對生活和世間人事都沒有自覺,她不會覺得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準則有什么問題,她是自動默認接受這個世界的規則和道德的,并且能夠在這樣的規則中生活得很好。這樣是為什么她雖然聰明機靈,但在所有大是大非和大事上卻一直都是郭靖做主。趙敏則是有能力有才干,她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洞悉人心智謀百出,不是遇到個張無忌壞事怕是整個武林怕早就是她囊中之物了。而且這姑娘活得痛快活得漂亮,她不管這個世界是怎樣會怎樣,只要是她認定了的就一定會做到。而盈盈則是智慧的,正又怎樣邪又怎樣功業再大又怎樣爭到了如何沒爭到又如何,于我的生活和生命并無所得,還不如綠竹巷里的竹韻琴聲更讓人安然自在。
當然,作為金庸筆下的女主角或者女配角,她們必須是圍繞著男主角的,在她們的世界里沒有比愛情(男主角)更重要的事情了。雖然男主角們究竟到底有沒有這么大的魅力讓她們那樣死心踏地不管不顧還是個問題,但盈盈對愛情的理解和態度讓我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笑傲江湖》一書以《笑傲江湖曲》貫穿全書,不僅以琴簫這兩種極為出塵高雅的樂器來契合笑傲江湖的主題,也是以“琴聲”為“心聲”,以表達在這江湖中苦苦泅渡的兒女們內心最真實的聲音,而若有知音琴簫相和,那就是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傳奇了。
盈盈出場說的第一句話就是“琴簫合奏,世上哪里找這樣一個人去”,這一嘆,即是無奈又是向往。世界雖大,但要遇到一個不僅知音而且還能音聲相合的人,卻不是求而能至的,幸運的是,令狐沖來了。這個時候的令狐沖,委屈滿腹落寞惆悵,但對這位素不相識連面都沒見著的婆婆,卻是一股腦兒把所有的遭遇和對師父師娘小師妹都不說的心里話全說出來了。人的本性就是這樣,有時候連自己也未必能覺察到吧。其實,就像盈盈說說,令狐沖大可以把這些疑點和解釋說給師父師娘自己就不會受這么大的委屈了,而他卻沒有,這里除了需要顧忌風清揚顧忌莫大之外,也是因為他和他師父師妹甚至師娘的心性本就不一樣,不一樣的人不僅不能相互理解更無法完全釋放自己。而跟這位婆婆則不一樣,他們有著一樣的本性,有著一樣的生活態度一樣的氣場。而對盈盈來說,從小到大估計沒有人會這樣跟她傾吐心聲吧。而接下來在綠竹翁的慫恿下,令狐沖要跟盈盈學琴。所謂“琴聲即是心聲”,盈盈從令狐沖還不成調子的琴音中,聽出這位落魄少年胸中有著“洋洋然頗有青天一碧、萬里無云的空闊氣象”的時候就定然知道,這就是她的知音是能和她一起彈奏這《笑傲江湖曲》的人了。偏偏就在這時候,令狐沖也正好想著“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弟子才能如前輩這般彈奏那《笑傲江湖之曲》”,這就好比我才剛剛輕彈出一個音調,立馬便有人來和,盈盈心底的那根弦徹底被觸動了,以至于一向端莊的她不覺“失聲”,繼而是半晌不語。
在整個《笑傲江湖》或者應該說在整個武俠小說中,這一段描寫最讓我著迷,感動驚喜溫暖歡悅,就好像是自己遇到了這樣一個不僅能夠心相同志趣相同,知音知己而且還能夠音聲相合的人。在森然幽靜的竹林里,琴聲悠揚,這樣兩顆在江湖中歷經人情冷漠的心釋放出最本真的自己,偶然而又必然的碰在了一起,如此美好。但在這個時候,盈盈是清醒的,她知道她眼里的愛情就是這樣性情相投知音知己,也知道令狐沖便是那個可遇而不可求跟能夠可以和她彈奏《笑傲江湖曲》的人,可令狐沖卻并不知道。此時的令狐沖,不僅還糾結在師父的懷疑自己內心的本性與平日所接受的價值觀念的沖突中,更要緊的是還沉浸在小師妹移情別戀的挫折中。一直在華山“父”慈“母”愛師兄弟相親相愛的美好生活中長大的他,沒有見過外面還有一個更豐富的世界,也還沒有真正接觸到這個江湖中各色人馬到底是什么樣子,他心里的江湖,還是岳不群給他描述的那個江湖,他也還沒意識到師父懷疑他意味著什么,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心性究竟是怎樣的,而自己想要的愛情究竟是怎樣的。
所以,他不可能和盈盈一樣,對這份感情如此上心,更何況,在不久的將來,他還會發現盈盈就是師父口中人人得而誅之的魔教前教主之女,這其中的糾結和隔閡,還需要他慢慢去消化。而他對小師妹的眷戀,與其說是愛,倒不如說是因為有生以來所沒有經歷過的挫敗感(這挫敗感不僅僅是小師妹的移情別戀,還伴隨著師父的懷疑正邪的對立被逐出師門等等一系列事情),和少年時候在華山那其樂融融充滿了煙火氣息的輕松快樂的日子。這樣以來,對盈盈來說,令狐沖雖然是可以和她琴簫和鳴音聲相和的那個人,是可以和她心意相通和她知音知己的那個人,但這個人卻還在神游他方。盈盈的可貴在于,她對令狐沖對這一切看得透徹想得通透,所以不會去吃醋不會去無理取鬧,而是安安靜靜的等著他,等你回過神來了你自然是知道的,而如果令狐沖回不過神來或者岳不群岳靈珊都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我相信以盈盈的心性,她也一定可以瀟灑的離開。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盈盈卻是孤獨的,令狐沖有她去關心和惦念,但她的心思又有誰會關心惦念,又有誰能夠真正聽懂她的琴音。
在某種程度上,琴簫合奏的《笑傲江湖曲》即意味著笑傲江湖,意味著回到自己的內心,釋放最本真的自己,那么盈盈一開始便是此道高手,從一出場便可以將《笑傲江湖曲》奏得出神入化。令狐沖雖然天資聰穎,對音律卻是一竅不通,在綠竹巷遇到了盈盈才開始跟她學琴,在這個意義上,盈盈以及風清揚田伯光綠竹翁祖千秋等一干人等,其實是令狐沖的啟蒙老師,正是他們給令狐沖展現了這樣一個有趣而又豐富的世界,令狐沖才得以有足夠的力量認識自己擺脫岳不群。直到令狐沖學會了笑傲江湖曲,他們能夠合奏之時,盈盈才真正有了知音,也才能夠真正的笑傲江湖。在這之前,她因為她的獨特穎悟以及比令狐沖早了十幾年所經歷的挫折,使得她一直都是孤獨的。這孤獨,不僅是因為舉世無匹,沒有人和她在一個高度能和她音聲相和,也是因為,令狐沖還在成長和糾結還沒有認清江湖沒有確證自己的內心和位置的時候,并不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欣賞盈盈。不知道等他回過神來再去面對盈盈的時候,會不會有一絲慶幸或者歉仄呢?
(PS:讀《笑傲江湖》的一大憾事就是金庸在后記里說任盈盈鎖住了令狐沖的自由,而認為只有在儀琳的片面愛情中,令狐沖才能獲得自由。但在我看來,自由不是了無牽掛無所關心,那樣只會是一只斷了線的風箏,跟所有人跟這世界都沒有關系便也談不上自由。真正的自由應該是在空中飛翔的鳥,是意識并到并且能夠完全展露自己的本性,有所取舍有所關心,這個取舍與關心,都是合于自己最本真的心性的,而不是我想干什么別人都管不了我,這樣便是岳不群任我行以及左冷禪式的自由,此留待后文再談。在對岳靈珊的感情里,他不得自由是因為他所想要以及他的生活方式與岳靈珊完全不一樣,自然便會有矛盾有阻隔。而在儀琳對他的單相思中,其實根本就不關他什么事而只關儀琳自己的事,有與沒有并沒有任何區別,又何來自由與不自由之說呢。而令狐沖跟任盈盈,二人心性相同志趣相投,知音知己,兩個人所思所想生活方式生活目標是一致的。而且,盈盈從來都是讓他而且還幫他以他自己的方式去處理所有的人和事,這不僅不是束縛了他的自由,完全是在成全和釋放他的自由。完美的愛情莫過于此吧,彼此能夠相互成全,對方的出現,能夠釋放出最完整最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