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2017年的年度總結,那些目標沒有實現,一年坎坷坑不斷的寶寶可以讀一下。4000+的文字,沒啥配圖,簡直反人類,但是看過的都有了自己的新思考和思維鏈接。
如果說今年有什么游戲特別火,我的認知還是王者榮耀,別問我為什么給一篇嚴肅的年度總結期了個這么不正經的名字,小心我一口毒奶奶死你喲~。
如果說,2015-2016拾捌過的風生水起和環境有關,我絕對承認,所以在那個階段看到拾捌風生水起的小伙伴們,不用泄氣也不用嫉妒,因為風水是輪流轉的。2017年的拾捌,開局遠沒有15-16的順利,在王者中,這叫逆風局。但是史蒂芬·科維先生說過,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我們擁有一個空間——選擇的空間”,在不順風順水的時候,拾捌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先從收獲開始吧:
一、2017之我拿到的MVP
1.學會了開車上路,現在已經是可以隨便上路的非殺手女司機一名,還熟悉了一把交通意外處理流程;
2.成功get勾毛線的技能,已給干女兒干兒子各贈送手工編織禮物2份,正在研究一個青蛙娃娃;
3.陪爸媽去西安旅游1次,為爸媽操辦了六十歲大壽酒宴;
4.完成了30歲的云南夢之行,帶著慧慧在大理的大街小巷、蒼山洱海邊騎著5分鐘自學會的小電驢浪了個夠,看張揚老師在麗江鼓店的張揚,回武漢激起了繼續學習非洲鼓的念頭;
5.完成了5個系列課程(目標管理、時間管理、現金流、引導等)的研發與講授,第一次嘗試連續2整天的授課;第一次嘗試系列課程的研發;第一次正視自己已有的經驗做完整梳理;
6.開始學習葉曼老師的道德經。從不敢開始接觸國學,害怕自己學不懂,到敢于開始,開始聽、寫、記,雖慢但是覺得很好;
7.學習了阿里首席顧問劉兆言老師團隊的三板斧知識,認識了一群創業的小伙伴,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感覺很精彩,也更加清晰自己要走的路,與發展空間無關,與意義有關;
8.從線上吃青蛙到線下泰萌,我的團隊一直在,泰萌走過了8期活動我們做的事也越來越清晰,我們都在學著成長,大家也在各自領域越來越專業,我也在練習給大家更多權責;
9.夏天開始調理身體的計劃,艾灸已經玩的初見成效;
10.在下半年,對于愛情方面做了一個比較積極主動的突破動作(合適的時候會讓大家知道具體事宜);
11.回到企業,回歸了斜杠的生活,對于之前能看到1年的愿景,變得更遠了些,現在可以看到3年以后,還知道了30年后想做的事。
雖然沒有很大的爆發性成長或改變,但在這一年里,我最重要的平衡(個人成長、團隊、工作、身體、生活),還是維系在一個圈中,沒有斷開。
二、逆風時代,我是這么走過的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這并沒有什么,下面我想說說,這一年里我掉過的坑,走過的逆風時代。
在這寒冷還伴隨嚴重霧霾的時候,我又開始懷念威海沒有霧霾還有暖氣的日子了,那時候,跟隨著永澄大大一起琢磨著目標達成術、琢磨著時間管理系統的內容。
我是一個對情緒很敏感的人,在春天后我感覺到了永澄大大的一些變化,短期看不算好,但是作為經常掉坑的寶寶,我能夠知道,這個變化對長期而言是非常寶貴的財富(所有你掉過的坑,在你爬出去后都會成為你的護城河。@易仁永澄)。
所以,春末夏初的時候,有了一些實質性的變化,永澄大大能夠面對他無法承載所有小伙伴的夢想往前飛的現狀。說實話,看到他能說出來我松了口氣,我知道這對他來說很不容易,需要極大的勇氣,但他能說出來,這才是能改變的第一步,那一刻仿佛是我初識的那個執著認真敢面對坑的目標管理老師。
最后,我選擇了回到武漢。因為我知道,短暫的分離不是永別,這是為了讓我們都能成長的更成熟、變得更有影響力后再另一個能量級去影響更多的人。
可是人就是很奇怪感性動物,明知道這樣是最好的,可是感情和心理上卻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方可療愈。
而我,這時做的選擇是讓自己忙起來(開發&連軸轉講現金流之目標管理課程)沒空看到也沒想要療愈。然后我和慧慧浪去了云南。等到再回武漢后,我不想做事、不想思考、不想看書、連喜歡的研發和社群也停了。
如果說,在這個階段我還有在做什么,那么應該是三板斧的課程。也是因為課程,我察覺了這種真空狀態有問題,順騰摸瓜的才發現了,一切是因為當初自己沒有給自己一個療愈的時間,沒有真正的正視自己那時境遇與決定給自己帶來的情感、心理的變化。
當我知道我在坑中的時候,我的第二個選擇,既來之,則受之,安心處之,等待時機。然后我陷入了較長的坑內生活,既然不想學習,不想工作,那么就做做當下能做的事情,低調的生活。
所以,我的兩項新技能是在這個時期get?的。
雖然離開了學習,但我同時發現了我很大的一個優勢——類比能力。我善于也樂于把學的知識道理拿去和生活中的事情關聯,找到其中共性,既練習技能也加深我對某些觀念的支持。比如勾毛線是在做刻意訓練,技能都是可以練出來的。
安之,處之,似乎一切都很平靜,我的內心因為自己新技能的獲得而慢慢的被療愈,唯一帶來的后遺癥是我有些沉迷勾毛線,為了它晚上不睡、早上不能起,一坐一天就玩毛線不想干其他事。
這樣的日子在有一天媽媽的對我表達的不滿中被打破。雖然被媽媽念叨我會很不開心,但是事后想過不得不承認她說的是事實。然后我開始調整自己的狀態,調整晚上睡覺的時間、每天泡腳艾灸對身體的護理、然后和日事清和藍圖談了課程合作的事情,并且開始備課生活。
不得不說,有些小意外讓這些課程安排的略緊湊,但是帶來的價值確實巨大的。當我在坑中時,我尋覓著能給我帶來價值成就感的事情,而就像劉兆言老師說的飲鴆止渴模型,這個價值感短時間內對我是很有效的,可是鴆喝的越多,我也就透支自己越多,而很慶幸這個時候我母親點醒了我,讓我把勾毛線的增強環路變為調節環路(兩個詞語來自《第五項修煉》一書),慢慢的恢復了一些系統。
三、出坑后我的調整
而在此之后,我看了看年初的三個目標(賺到10萬元、寫出一本書、找到一個對象)和當下的自己來說,關聯度已經微乎其微了。
很多小伙伴應該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年初的目標,到一定階段發現好像沒有什么聯系,然后拖著拖著就沒然后了。
當我和大家一樣面對這個困境的時候, 所以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我放下了所有目標,然后重新制定了一個8-12月我期待達到的目標:
這次目標包含了那個時候我最重視的7個方面:個人成長、影響力、公司&團隊、工作、身體、生活、愛情。
有了目標之后,我就徹底的從坑中爬出來了。然后我開始積極的去面對身邊的人和事。
張羅幫爸媽做六十大壽、主動投遞簡歷并認真的準備面試、開始策劃泰萌的成立、開始學習道德經…這些事都陸陸續續的讓我回歸到了系統中。
而現在,我在推動著這些事情往前進展,當然還是有快又慢,比如影響力部分,我還是想寫書,但是今年我會寫的是給泰萌萌主們的我們活動中遇到的案例集,以此獻給泰萌的會員。
比如,個人成長,我的學習就重點關注到每周一章道德經,要能背會說有思考有輸出,如果達不到,那就慢下來學好了再進下一章。
比如我的身體,我從2年前嚷著減肥的狀態轉換到了認真學習療養的狀態,畢竟透支出去的還是要花時間精力再養回來。
比如公司&團隊,從吃青蛙到泰萌,說實話不容易。吃青蛙已經聚集了一批人氣,但由于我當初的疏于管理人氣散了,由于我的離開,我在武漢劇集的人氣也散了,所以我思前想后終于決定,既然如此,泰萌從零開始。所以泰萌是從0開始,做到現在快50人,從0開始,專注提供高質量的時間效益活動,讓大家學超所值。所以,在武漢的小伙伴,如果有機會,也希望你來看看這個可以陪伴你一起否極泰來萬物萌生的社群活動。
還比如備受大家關心的愛情方面,非常感謝今年遇到的另一群朋友,她們對此很專業,也感謝他們非常愿意幫我,所以這事兒正在積極推進中,有了結果后,我一定不負眾望曬出來,先謝過大家的關心。
……
四、一定要感謝的人
【媽媽】
“家里人對你說的話雖然不中聽,但是最中肯。”因為媽媽會時常告訴我這句話,所以在她下想我表述不滿的時候,在合適的時機點醒了坑中的我。謝謝媽媽的話,雖然簡單,但卻都是真理。
【團隊的辣么白、面包、小芬、新來的姚小猴】
三年了,你們一直陪在我身邊,我們從吃青蛙走到了泰萌,你們接受了我30年后的妄想,愿意從當下陪我走到以后。你們的陪伴比其他的一切都讓我更有力量。
【姚小猴】
這個弟弟應該是我2016-2017最寶貴的財富了,無論是情緒解決還是問題解決,始終站在我身后,和我的愿景目的始終一致,進可當人生導師教我做人,退可支持聽我發牢騷。
【創新創業營的導師同學】
從程小麗老師將我帶入到創新營的班中時,我突然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些人的活法。知道劉兆言老師的名氣,顧老師的資歷,還有同學們的努力,我覺得挺有趣的。雖然當下所學無法去創業,但是我在其他地方也在研究著其中的道理(這一點相信你在這篇總結里已經看到了)。
當然還有為我們創造這次相遇相知想熟悉的平臺-我所見過的最好的創業孵化器沒有之一的【零到壹】。
【永澄】
感謝永澄老師在察覺到問題時能告知我們情況,也在我的決定后主動幫助我去分析未來的走向和需要的幫助,即使無法承載大家的夢想,也還在幫助大家離夢想更近一步。
【秋葉大叔和小六臘肉】
兩個大神,卻在得知我回武漢后第一時間給了我溫暖的關懷,不論是秋葉大叔在我回來后第一時間幫我介紹的工作鏈接還是小六在我回武漢后的相見的大大的熊抱和那句“拾捌,有什么是我可以幫你的嗎?”都讓我體會到了在逆風中,這些高能伙伴為我帶來的能量與溫暖。
這也讓我更加確信,當我溫柔的看待世界時,不論順境逆境,我身邊的人都會對我溫柔以待,為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
五、寫給2018的拾捌
在周三藥山哥知道我在寫年回顧就一直在催我,說感覺我今年不是很開心,所以想看看我今年如何回顧的。
今天終于如他所愿給了他先行版,他告訴我他看的熱淚盈眶,我便告訴了他一句話“總結時我發現即使在坑中,我的收獲也非常之巨大,順風時我可以浪一些;逆風時知識低下來收勢做輸入。”
不愧是我親哥,瞬間懂得了我這種如水般的態度,并表示了十分之欣賞(恩~算你有眼光)。
葉曼老師在道德經里提到上善若水時說道,水何其弱,給它一個容器它就是什么樣;但水又何其強,水滴石可穿、分開可以是山間小溪、融在一起匯可以成江海。正因為水的弱才能成就水的強。
在慢慢領悟這個道理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一些改變,我更愿意讓自己弱些,去配合協助成就他人。
所以,2018年,不論是順風還是逆風,我會時時警惕自己“上善若水”,順風,我浪一些,用我的能量幫助更多的伙伴;逆風,我低下頭,讓自己珍惜這難得的成長機會,進一步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