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安屬黎平縣肇興鄉管轄的一個行政村,其堂安侗寨四面青山,峰巒疊嶂,梯田層疊,據說已有700多年的建寨史。山腰間的民居依山就勢,懸空吊腳、井然有序。侗寨目前保存完好的有鼓樓、戲樓、吊腳樓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古瓢井以及水碾、石雄、紡車等建筑物。寨中的鼓樓是該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靈魂。
堂安是挪威在貴州資助的四個生態人文保護區之一。從肇興村口開始,經過半山的廈格村,行至山頂的堂安村,這段路幾乎到處都是梯田,也被人們追捧為一條經典的徒步路線
到達交通:
1、從肇興徒步前往,約 1 小時
2、肇興車站(菜市場附近)乘向東行駛的車都會經過堂安,3 元 / 人,和司機說在堂安路口下車,下車后步行去堂安寨子約 1km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這是對堂安侗寨的第一印象。
l堂安侗寨,是一處坐落在山巔云端間的寨子,基本打聽一下,就能找尋到那條肇興至堂安深處的山路。行走于路上,或穿行于田埂間,或穿梭于山林中,境況變幻莫測,略有些強度,但是絕對值得徒步一游。
她三面環山,另一面是空曠的梯田,很壯觀,美麗的梯田也被稱作秒殺攝影師的梯田勝地。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別處的梯田大都是泥土做的,而這里卻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的。。
石砌的梯田也留下了一段傳奇:清光緒四年,已是61歲高齡的堂安鬼師潘傳大,毅然放棄已從事多年的鬼師職業,決心為后人造一塊好田。從此,他12年如一日,吃住都在山上,而且親自挑石上山,終于在他73歲那年完成了這塊長約150米,最矮處1.5米、最高處5米多的梯田杰作
鼓樓的修建也極具特色,是不用一釘一鉚也無圖紙,全憑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行設計建造的,聯合國機構一官員稱贊說:“別具一格的侗族鼓樓建筑藝術,不僅是中國建筑藝術的瑰寶,而且是世界建筑藝術的瑰寶”
寨子古樸而安寧,沒有任何的商業化污染,但見炊煙苗苗,男耕女織,一派原生態的侗族風情畫卷。游走在這村子中,不禁為她的和諧而感慨,這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也絕對與世無爭的山寨,心在這里停留片刻,會忘卻世間的功名與利祿。